智驾改名潮起,车企浮夸宣传终被刹,购车者需警醒

   发布时间:2025-05-06 12:38 作者:任飞扬

近期,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领域迎来了一股新风潮,众多车企纷纷对其智能驾驶功能进行了名称上的调整。这一变化,对于一直关注智能驾驶技术的网友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显著的信号。

小米公司率先行动,将原本的“智驾”标签悄然更改为“辅助驾驶”。紧随其后,华为余承东在推广自家智能驾驶功能的视频中也未提及“智驾”二字,转而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来描述。

这一系列更名背后,是车企们对之前宣传风格的反思与调整。在此之前,为了提升车辆销量,部分车企在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上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诸如“无限接近L3级别”、“XX公里无需人工接管”、“覆盖99.9%的道路”等夸张表述层出不穷。

这些夸大其词的宣传,导致不少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产生了误解,认为当前的汽车已经具备了自动驾驶的能力。一些驾驶员甚至在高速公路上放开方向盘,安心睡觉,结果引发了多起交通事故,教训极为惨痛。

面对这一乱象,工信部及时出手,要求车企回归智能驾驶技术的本质。明确指出,目前所有能够上路的汽车,其智能驾驶水平均处于L2级别,即辅助驾驶阶段,远未达到自动驾驶的标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必须双手紧握方向盘,对车辆保持完全控制,是驾驶的第一责任人。

这一举措对于广大购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之间的本质区别,避免了因过度信赖辅助驾驶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醒车企在推广新功能时,务必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