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2024财报揭晓,巨额亏损引发业界关注。这家拥有126年历史的国货美妆品牌,去年全年亏损高达9.95亿元,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下滑,被外界称为“史上最糟糕”的财报表现。然而,在这份不尽如人意的财报背后,上海家化正在经历一场涉及组织架构、渠道布局和品牌战略的深刻变革。
商誉减值的背后,是止损还是重启?上海家化去年对前期投资项目计提了高达10亿元的大额减值,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了严重影响。然而,这一举动或许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上的“断舍离”,类似于欧莱雅集团在处理不良投资后的重生。欧莱雅在剥离Clarisonic与美即品牌后,净利润实现了大幅提升。上海家化此次减值,也可能是在为未来的轻装上阵提前释放风险。
从财务结构上看,上海家化已有所改善。2024年底,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比减少了34.3%,存货下降了13.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涨164.9%。这些数据的改善,为公司接下来的修复和反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品牌方面,上海家化面临着多而不精、资源分散的问题。作为国内化妆品领域的先驱,上海家化拥有佰草集、六神、美加净等多个知名品牌。然而,与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锐品牌相比,上海家化的品牌老化和市场响应速度明显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公司提出了“品牌再聚力”战略,将六神和玉泽列为重点投入的第一梯队品牌。
六神品牌主打“清凉驱蚊”市场,推出了符合年轻人需求的创新产品,如“随身蛋”等。而玉泽则聚焦于功效护肤领域,通过全新屏障修护系列和医美术后赛道,试图重塑其专业形象。然而,对于佰草集和美加净等品牌来说,如何在“中式养白”与“质价比”之间找到准确的定位,仍然是一个需要市场检验的问题。
在渠道方面,上海家化也在进行系统的重构。去年,公司主动压缩社会库存、关闭低效门店,将百货渠道的库存周转天数从342天降至89天,大幅优化了库存结构。同时,线上渠道也从经销商模式转为自营,以提升对价格体系和营销节奏的掌控力。
新任掌门人林小海上任后,提出了“兴趣电商+新兴电商+平台电商”的三位一体打法,强调公域与私域的协同。今年一季度,玉泽、六神等品牌在抖音自播的GMV实现了三位数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然而,与行业龙头相比,上海家化在电商领域的差距仍然明显。
战略上的摇摆不定,是上海家化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从葛文耀时代高举“时尚集团”旗帜,到后继者们回归“大日化”甚至“功效护肤”的中低价位市场,上海家化始终未能在高端与大众市场之间找到清晰的定位。如今,六神与玉泽分别代表了日化消费和功效护肤两大不同方向,显示出企业内部在战略路径上仍未统一。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上海家化仍在努力自救。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04亿元,环比增长41.73%;归母净利润2.17亿元,环比增长121.81%,实现了季度扭亏。同时,研发投入保持增长,制造与运营成本得到控制,应收账款与存货均大幅下降。
然而,真正的复苏仍需更多实质性的品牌破圈、渠道渗透和用户回归。上海家化能否摆脱长期以来的战略漂移,实现一次真正的价值重构,仍需用更扎实的行动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