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公司,15年四次IPO之路,港交所能否成最终站?

   发布时间:2025-04-10 14:51 作者:朱天宇

四川新荷花,一家深耕中药饮片领域的公司,近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标志着它第四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此前,新荷花曾三次冲击A股市场,但均未如愿。

新荷花的故事始于2001年,由江云创立,专注于生产毒性饮片如法半夏、姜半夏,以及普通饮片如川贝母、麦冬等。尽管已有24年的发展历程,新荷花的IPO之路却颇为曲折。

早在2011年,新荷花就首次尝试在创业板上市,但在过会后却因财务造假举报而撤回申请。据当时报道,举报内容主要涉及新荷花与主要客户之间的虚假交易,指控公司虚增收入。尽管保荐机构和会计师对此予以否认,但此次事件对新荷花的上市进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2020年,新荷花再次向创业板发起冲击,但同样在2021年4月撤回了上市材料。对于上次IPO被举报后撤单的情况,新荷花表示,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上市动力不足,加上举报事件的影响,最终决定撤回申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的招股书中,江云及其子江尔成的合计持股比例已大幅提升至54.95%。

尽管两次冲击A股市场未果,但新荷花并未放弃上市梦想。2023年,公司启动了A股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然而,如今新荷花已改变策略,将上市目的地转向了港交所。

在港股IPO申请中,新荷花的实控人江云及江尔成的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加,合计持股达到65.24%。江云的妻子祁国蓉、江尔成的舅舅祁杰以及江云的兄长江平均持有公司股份,显示出家族对企业的深度控制。

然而,新荷花面临的行业挑战不容忽视。中药饮片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极低。根据招股书数据,2023年中国拥有生产许可证的中药饮片公司总数已达2334家,但行业前5的市占率仅为2.7%。新荷花虽然以11.5亿元的收入位列行业第二,但市场份额也仅为0.4%。

从财务数据来看,新荷花的增长势头在近年来有所放缓。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8亿元、11.5亿元和12.5亿元,虽然复合年增长率为27%,但2024年的收入增速已降至8.6%。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连续两年下滑,从2022年的21.1%降至2024年的17.1%。新荷花解释称,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导致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客户方面,新荷花主要为医院、医疗机构、医疗贸易公司、药店及制药公司提供服务。然而,客户留存率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从2022年的86.5%降至2024年的63.6%。公司在前五大客户的收入集中度也在逐年提升,2024年占比达到30.4%。

除了财务数据和客户留存率的问题,新荷花还曾面临质量问题的挑战。2019年,公司因生产的紫苏子(炒)质量不符合规定而被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封、扣押。2024年,国家药监局又通报了新荷花生产的红花不符合含量测定,这进一步凸显了公司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新荷花并未放弃上市计划。在港股IPO中,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中药饮片产能、升级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研发草本保健品以及组建面向消费者的运营团队,并在越南、马来西亚建立海外销售渠道。这些举措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对于新荷花而言,港股IPO不仅是一次融资机会,更是一次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契机。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荷花能否成功圆梦港交所,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