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彩光:全光园区网络新主流的技术底气与市场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4 17:11 作者:顾雨柔

在园区网络建设的探讨中,全光网络的构建路径长期以来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然而,这一迷雾正逐渐散去,答案日渐清晰。近期,IDC发布的《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跟踪报告2025Q1》中,首次将“以太全光网络”作为独立细分市场进行深入分析,这一举动标志着以太全光技术已获得了产业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全光园区网络的主流技术架构和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

为何以太全光能够获得IDC的如此重视?其背后的技术逻辑与市场动因是什么?这一切,都要从以太全光技术如何满足现代园区网络需求说起。

随着AI终端、4K/8K视频教学、医疗影像等高带宽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PON共享带宽模式与铜缆架构已难以满足现代园区网络对万兆独享带宽和低时延的需求。因此,以太全光网络应运而生,并迅速在教育、医疗、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锐捷、华为、新华三等头部厂商纷纷投入研发与市场推广,加速了以太全光技术的普及。

锐捷网络作为业内最早明确提出“以太全光架构”的厂商,自2021年推出极简以太全光1.0方案以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方案升级。从2022年的以太彩光架构2.X版本,到2023年的3.X版本,再到最近的极简以太彩光4.0,锐捷不断加速以太彩光方案的成熟与落地。据IDC报告显示,锐捷的以太彩光网络解决方案在中国以太全光网络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从技术层面看,以太全光网络的优势显而易见。传统园区网络以铜缆为主,架构复杂,面临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布线与运维等多方面的瓶颈。而以太全光网络则采用光纤传输,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特别是以太彩光技术,通过波分复用系统,实现了多路信号在单纤中并行传输,无需增加光纤数量即可大幅提升单纤容量,有效解决了扩容难题。

与PON全光方案相比,以太彩光在带宽能力、业务扩展、运维管理及场景适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ON全光采用1:N分光架构,所有ONU共享带宽和光功率,难以支撑日益增长的高带宽业务需求。而以太彩光无需分光,不同波长代表独立链路,千兆、万兆带宽可直达每个房间,且后期扩容无需改动光链路。以太彩光在时延性能、运维管理以及应用场景方面也更胜一筹。

面对万兆智能时代对园区网络提出的更高要求,锐捷网络近日正式发布了极简以太彩光4.0方案。该方案在多个核心技术点上实现突破,如突破CWDM局限,实现1:16彩光超聚合比,单端口单纤支持160G超宽带宽;全链路单芯互联,提升部署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以及通过数字孪生、拨测和黑匣子技术,实现运维智能化,显著降低运维门槛,提升运维效率。

以太彩光4.0方案的发布,进一步夯实了以太全光的主流地位。随着产业趋势日益明朗,以太全光网络正迎来规模落地的新阶段。锐捷网络作为以太全光领域的佼佼者,已完成从1.0到4.0的持续迭代,确立了自身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与市场地位。未来,以太全光网络将继续引领园区网络建设的新潮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