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一场无声的竞赛正在悄然上演。当DeepSeek以杭州为基地的“六小龙”组合赚足眼球时,另一边的“大模型六小虎”也未曾停下脚步,其中,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谱)更是一马当先,向IPO发起了冲锋。
4月1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的一则消息,让智谱成为了焦点。这家位于北京的AI企业,在中金公司的辅导下,正式完成了IPO辅导备案,成为了“大模型六小虎”中首个启动上市流程的公司。这“六小虎”包括智谱AI、百川智能、月之暗面、MiniMax、阶跃星辰和零一万物,均是AI行业的佼佼者。
智谱的IPO之路并非偶然。早在上个月末,智谱的CEO张鹏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正在朝着IPO的目标前进,且这一决策与外部大环境紧密相关。据悉,截至2025年3月3日,智谱已经完成了至少15轮融资,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50亿元,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君联智本、启明创投、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珠海华发集团等多地国资,还有美团、阿里、腾讯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甚至吸引了沙特阿美旗下公司的投资。
在C+轮融资后,智谱的估值已高达200亿元,其最新估值或许更高。招股书显示,智谱的实际控制人为唐杰和刘德兵,两人合计控制公司36.9647%的表决权。唐杰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也是AI行业的知名学者,曾带领团队打造出中国首个世界规模最大的1.75万亿参数大模规模预训练模型WuDdao2.0。而张鹏则是清华的计算机博士,也是智谱GLM系列大模型、AMiner、XLORE等重点项目的核心研发人员。
尽管智谱的知名度在网络上或许不及DeepSeek或月之暗面的AIGC App Kimi,但其硬核的自研能力和商业化落地表现却不容小觑。智谱推出的GLM系列模型,包括智能体AutoGLM,已经与三星手机展开合作,并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在2025年3月的中关村论坛上,智谱更是发布了新一代GLM-4-32B-0414系列模型,其效果比肩OpenAI的GPT系列和DeepSeek的V3/R1系列,且支持本地部署。
不仅如此,智谱在商业化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绩。2024年以来,智谱的商业化收入实现了同比100%以上的逆势增长,MaaS平台API的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倍,日均tokens消费量增长150平,吸引了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智谱的业务已经覆盖到政务服务、金融行业、制造行业、医疗健康、游戏娱乐等多个领域,与荣耀、英特尔、小鹏汽车等企业展开了合作。
然而,智谱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根据智能超参数的报告,2024年中国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前六名中,智谱位列第三,排在科大讯飞和百度之后。在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中,智谱的市场份额为8.8%,排在百度、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之后。在MaaS市场中,智谱并未进入前五名。
尽管如此,若能顺利IPO,智谱无疑将通过资本市场募集更多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AI领域的地位。在这场通往AGI的竞赛中,智谱已经抢先一步,向着自己的“诗与远方”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