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贸易战进入为期90天“休战期”的后半程,全球经济的真实脉搏即将通过一系列即将发布的经济数据得以显现。下周,多个关键经济指标将陆续揭晓,为世人揭示关税措施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首先,中国将于周一发布4月份的社零和工业数据,这些数据将率先反映出贸易战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表现。紧接着,周四,标普全球将揭晓主要经济体的PMI指数,为世人描绘出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的具体冲击。
与此同时,七国集团的财长们将于周二在加拿大举行会议,有望就贸易战的影响进行集体评估,前提是他们能够就联合声明达成一致。欧盟委员会将于周一发布其经济预测,而欧洲央行则将在两天后发布关于金融稳定性影响的报告。
据标普全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PMI已跌至17个月来的低点,预示着下周的一系列事件和报告将集中展现特朗普关税措施所引发的全球震荡。其中,PMI指数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它将揭示增长是否放缓以及通胀是否攀升。
在中国方面,预计4月的零售数据将表现强劲,而工业生产可能有所放缓,失业率则保持稳定。标普全球的PMI数据则将提供5月份的经济活动初步评估,涵盖澳大利亚、日本、欧元区、英国和美国等多个经济体。在美国,周四将公布的每周失业救济金数据以及标普全球的5月制造业和服务提供商初步调查结果,也将为世人揭示美国经济的最新动态。
标普全球的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和Jingyi Pan在报告中指出,国际贸易环境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市场普遍预计关税措施将抑制全球增长并推高通胀。彭博经济学家则指出,4月的进口价格数据显示,美国方面仍在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尽管对4月贸易模式的变化了解有限,但不包括关税成本的进口价格指数自年初以来几乎保持不变,这表明美国进口商支付的基本价格与无关税时相同,只是额外增加了关税成本。
然而,随着美国进行谈判并设定关税水平,全球商业关系仍处于动荡之中。有证据表明,仅仅是对特朗普贸易攻势的预期就已经对企业造成了扭曲。例如,周五的数据显示,欧盟对美国的出口在3月同比增长了近60%,企业在关税宣布前紧急加快出货速度。
除了贸易相关数据外,本周全球经济的其他焦点还包括美国的房屋数据、从日本到英国再到加拿大的通胀数据、澳大利亚可能的降息政策以及欧洲央行4月的决策会议纪要。这些事件和数据将进一步揭示全球经济在贸易战背景下的复杂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