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危机四伏:裁员两万、关厂讨论,能否挺过生死关?

   发布时间:2025-05-12 22:17 作者:华尔街见闻

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正面临其二十六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从巨额亏损、大规模裁员到工厂关闭的传闻,一系列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据日本国家广播公司NHK的最新报道,日产汽车已决定将原计划的9000人裁员规模大幅扩大至2万人,这一数字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5%。裁员行动将在日本本土及海外市场同步展开,然而日产官方对此消息拒绝置评。这一举措无疑揭示了日产所面临的危机远超外界预期。

回顾去年11月,日产首次宣布裁员计划,彼时因中美市场销售疲软,导致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94%。而今,多重危机交织,使得日产的处境雪上加霜。据共同社报道,日产内部已开始讨论关闭日本国内工厂的可能性,旨在优化产能结构,应对销量持续下滑的现状。然而,这一计划预计会遭遇来自工会的强烈反对,协调难度可见一斑。

日产汽车财务状况的急剧恶化,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担忧。上个月,该公司向股东发出警告,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净亏损将达到7500亿日元(约合50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巨额的重组成本。此前,日产已宣布将生产能力削减20%,并大幅调低利润预期。然而,随着中美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日产的财务展望不得不再次被下调。

除了销售方面的挑战,日产的债务负担也在不断增加。据彭博社数据显示,日产及其关联公司今年将面临16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56亿美元,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

今年4月上任的首席执行官Ivan Espinosa,正肩负着扭转日产命运的艰巨使命。预计他将在周二公布日产财政业绩时,就裁员和工厂关闭等传闻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日产的衰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关键市场,日产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混合动力车型,自2018年前董事长Carlos Ghosn被捕并驱逐后,公司内部管理动荡不断,纷争频现。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的关税,虽然对全球汽车品牌都造成了影响,但对日产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12月,日产曾一度看到希望,计划与本田合并,共同组建一个控股公司。这一举措原本有望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然而,仅仅几周后,这一联盟便宣告破裂,使日产陷入了更为困境的境地。尽管合并失败,但日产与本田仍在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保持着战略合作,为未来留下了谈判的空间。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日产汽车能否走出困境,重拾昔日辉煌,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无论如何,这场危机无疑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战略调整能力。

与此同时,日产汽车的员工、供应商以及消费者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危机的走向。他们希望日产能够尽快走出困境,恢复稳定的生产和销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可靠的汽车产品。

在这场危机中,日产汽车也深刻反思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创新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