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集团六年巨亏41亿,兆信股份“H拆A”冲击北交所能否成功?

   发布时间:2025-04-18 12:08 作者:冯璃月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兆信股份)在冲刺北交所上市的道路上历经曲折,至今仍未成功登陆。自2023年5月提交IPO申请以来,该公司已经三次接受问询,四次因各种原因中止进程,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3月28日,因财报过期而再次被中止。

兆信股份的背后,站着曾经的“中国电商鼻祖”慧聪集团。慧聪集团早在2003年就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电商上市企业。然而,近年来慧聪集团的发展并不顺利,尤其是在转型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遭遇了重大挫折。自2019年起,慧聪集团由盈转亏,至2024年累计亏损已超过40亿元人民币,股价也一落千丈,总市值缩水至约2.21亿港元。

面对连年亏损的困境,慧聪集团不得不寄希望于旗下发展势头尚可的兆信股份,试图通过推动其赴北交所上市来寻求新的增长点。兆信股份专注于产品数字身份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物联网标识产品、SaaS软件产品和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尽管兆信股份在新三板已有挂牌经历,但其更为人所知的是背后的慧聪集团。

根据招股书,慧聪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和孙公司持有兆信股份64.20%的股权,为兆信股份的实际控制人。然而,慧聪集团自身股权结构分散,不存在单一股东或具有一致行动关系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过30%的情形,因此被认定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这种股权结构可能对兆信股份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兆信股份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兆信股份营收分别为1.48亿元、1.65亿元和1.79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2601万元、3181万元和3646万元。然而,在控股股东慧聪集团市值仅剩约2.23亿港元的情况下,兆信股份能否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顺利实现上市目标,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兆信股份与此次IPO的保荐机构德邦证券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招股书显示,兆信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北京星实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19.80%的股权,而郭广昌旗下的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则直接持有星实投资10.99%的股权。同时,郭广昌也是德邦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持有德邦证券约46%的股权。这种关联关系引发了市场的一定关注。

在兆信股份的IPO进程中,还曾出现过大幅会计差错调整的情况。2023年4月19日,兆信股份因前期会计差错对2020年至202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其中2020年营收调减11.57%,净利润却调增了236.97%;2021年营业收入调减31.94%,净利润调减18.94%。这一调整引发了北交所的重点关注,兆信股份在回复问询时表示,会计差错更正均系基于谨慎性原则进行的适当调整。

尽管兆信股份声称其会计差错更正并未影响上市标准的符合性,但如此大幅的调整仍然引发了市场对该公司财报编制严谨性的质疑。同时,德邦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在保荐工作中是否存在疏忽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兆信股份此次IPO拟募资1.76亿元,公开发行比例不低于25%。若按此发行比例计算,兆信股份的发行估值将达到7.04亿元,超过其控股股东慧聪集团的市值。然而,在控股股东连年巨亏、市值大幅缩水的背景下,兆信股份能否成功上市仍然充满变数。

兆信股份的上市之路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也折射出慧聪集团转型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兆信股份能否成功上市并实现持续发展,将对其和慧聪集团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