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统计局揭晓了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盈利情况,数据显示这些企业的利润由上年的同比下降3.3%成功扭转为增长0.8%。
工业司的统计师于卫宁指出,一季度,得益于政策效应的连续释放,工业企业的利润状况实现了由降转增。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了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柱,推动了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具体到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实现了2.6%的增长。从1月到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了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这一数据标志着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扭转。
于卫宁进一步分析,一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的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占比接近六成。其中,制造业的利润增长尤为显著,达到了7.6%,增速加快了2.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的利润同比增长6.4%,占比32%,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对整体工业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
深入观察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有7个实现了利润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迅速,分别达到了59.7%、15.3%、14.2%。高技术制造业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利润由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两新”政策对工业利润的影响也在持续显现。一方面,受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推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的利润分别实现了14.2%和9.5%的增长。另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围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助动车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的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持续改善也为盈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速较前两月加快。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4.2%,增速进一步加快。
然而,尽管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下降,营业成本增长。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也有所延长,企业盈利能力和持续健康经营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于卫宁强调,一季度工业经济开局良好,但要实现工业企业效益的持续恢复,还需进一步抓好政策的落实和细化,更大程度地释放政策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