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近期携手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全球首个自主探索、数据驱动的“机器化学家”系统进行了智能计算能力的全面升级。此次升级的核心在于增强ChemAgents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实验验证智算模拟智能体,使其拥有更为强大的理论预训练模型和实验迭代优化能力。
在这一升级过程中,“机器化学家”面临了多重挑战。首要难题在于科研任务中的多阶段计算需求差异巨大,且常常出现突发性的大规模算力调度需求。若这些需求不能得到即时满足,将直接影响科研任务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国产异构算力调度与ChemAgents系统多任务调度的高效协同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从单一实验室集群向跨地域、跨机构的“网络化智能体”转变,也需要一体化算力网络与算网融合技术的支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超算互联网凭借其E级异构算力资源池和一体化调度能力,根据“机器化学家”多任务优先级和单任务作业阶段,实现了算力资源的即时动态响应。在任务高峰时,系统能够无缝扩展算力资源;而在资源闲置时,则自动释放,从而确保了同等资源能够助力更多创新成果的诞生。
在“机器化学家”向网络化智能体转变的过程中,算网融合技术的创新与落地速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去年12月,超算互联网与移动云启动了算网融合战略合作,并已完成多项试点创新。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数据传输和计算速度,还通过技术突破和“东数西算”公共传输通道,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总拥有成本。
依托超算互联网的支持,“机器化学家”在科研效率和质量上实现了双重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表示,超算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普惠国产算力,使得新一代“机器化学家”能够在保障实验效率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全自主、规模化的探索。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使中国的科研成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稳居前列。
新一代“机器化学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独特的“智算模拟智能体”能够进行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迭代优化。这一特性显著突破了传统科研的效率瓶颈,使得“机器化学家”在众多前沿科研任务中大展身手,为化学研究和材料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