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阅读精品音色3.0:技术+艺术,打造沉浸式听书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02-27 16:51 作者:苏婉清

在数字化阅读的浪潮中,有声阅读正逐步迈向工业化与智能化的全新阶段。细节决定体验,无论是书籍的动态效果还是听书的音色质感,都成为了影响用户数字阅读感受的关键因素。华为阅读App,作为一款注重用户体验的数字阅读平台,在HarmonyOS NEXT系统上推出了8款高度仿真的听书音色,为用户带来了近乎真人朗读般的情感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听书体验,华为阅读近期升级了精品音色3.0版本。这一升级背后,是基于40万小时以上高质量数据的深度训练。从韵律的把握、情感的融入,到风格的多样化,华为阅读致力于为用户呈现一个高度拟人化、富有共情能力及风格切换自如的听觉盛宴。这些训练数据不仅丰富了音色的表现力,更使其具备了在不同阅读场景下灵活切换的能力。

精品音色3.0的打造,得益于华为阅读与中国传媒大学的深度合作。中国传媒大学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宇红,为华为阅读提供了专业的声音素材。这些素材源自实验室研发的“艺术+技术情感体系”,通过破解智能语音交互中的多种情境,录制了大量高质量的语料数据集。借助人工智能合成技术,这些机械声音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温度,让听书体验更加贴近真人朗读。

华为阅读精品音色3.0采用了先进的TTS技术,即文字转语音技术。该技术以华为的语音大模型为核心,结合实验室研发的“艺术+技术情感体系”,通过40万小时以上大数据的训练与优化,实现了对人类语音的精准建模。王宇红副教授作为专业演播员的音色细节,在技术手段的保留和还原下,展现出了韵律丰富、重点突出、识别力强的特点。这种逼真音色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更为用户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听书体验。

王宇红副教授在录制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30年的媒体教学与播音实践经验。她结合数字化时代有声语言的个性化优势,兼顾了智能语音的“传播语境拟态化”、“音色特征通用性”、“感官体验交流感”以及“阅读内容通识性”等特点。录制时的吐字清晰、发音标准、语气语调丰富多样,将演播者对文字的理解与感受转化为有助于构建读者心理体验的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同时,她还注重在声音传达中建立与用户的“交流感”,使精品声音在华为阅读的技术转化下,能够适配不同的读物需求和听书场景。

无论是驾驶时的专注需求、睡前的放松氛围,还是儿童读物的亲切与启智特性,华为阅读精品音色3.0都能为用户提供高度拟人化、具有共情能力和风格切换自如的声音体验。这一创新不仅引领了数字阅读的情感化趋势,更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享受。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