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于量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盛会——“光谷青桐汇Ultra”量子科技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特别增设了量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环节,标志着未来产业领域的对接活动首次亮相。
活动现场,来自量子科技领域的十家顶尖企业及科研团队纷纷亮相,展示了他们在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通信两大核心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检测、气象观测、定位导航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多项量子技术更是在武汉光谷首次研发成功。
量子科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锋领域,被视为国家抢占未来产业战略制高点的关键一环。它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重要方向。
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武汉市蒽微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量子电流互感器凭借其高精度、高稳定性等显著优势,为电网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武汉中科坤德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推出了“100%国产化铷原子钟”,极大地推动了导航、通信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中科泰菲斯(武汉)技术有限公司则在原子钟领域深耕细作,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芯片原子钟原理样机,技术成熟度颇高。
而在量子通信领域,中科问天量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通过融合多种密钥和密码体系,构建了一种新型密码平台,有效应对了物联网网络安全的复杂挑战。上海循态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则实现了超300公里的安全传输距离。武汉沐宸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后量子密码芯片”,更是为金融、政务等领域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活动期间,量子科技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投资机构以及应用场景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量子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趋势。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韩玄表示,武汉不仅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更具备将学术突破迅速转化为产业能力的独特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枢纽。
武汉光谷芯光量子科技投资基金负责人也透露,针对量子技术研发周期长、产业化路径复杂的行业特点,该基金计划为所投资项目提供长达10至15年的资金支持,全面覆盖从核心技术攻关、中试验证到场景落地的整个周期。为了破解早期项目融资难题,东湖高新区还发起了首期1亿元的量子科技基金,重点投资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实验室的早、中期项目,目前已有多个优质项目进入投资筹备阶段。
随着全球量子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武汉作为我国量子精密测量的发源地之一,依托其光电子产业的坚实基础,正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迅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光谷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目前,湖北地区已有约30家量子产业相关企业,其中大部分聚集在光谷,共同书写着量子科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