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NCE总裁王辉:AI深度入局行业,从生产力工具到产业变革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9-17 06:08 作者:朱天宇

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正以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技术突破,在这场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从超大规模应用场景的深度实践,到芯片、算法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一条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东方路径正在加速形成。7月26日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汇聚全球科技领袖、学术专家与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实践路径。

作为产业观察者与深度参与者,36氪在大会现场搭建"产业直播间",通过对话行业领军者,揭示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与产业变革的深层逻辑。华为NCE-数据通信领域总裁王辉在访谈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正经历关键转折——以强推理模型为代表的大规模学习技术远未触及天花板,通过多领域知识融合实现模型专业化,将成为未来技术突破的核心方向。

在谈及AI技术落地时,王辉以网络行业为例,揭示了AI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改造。他指出,现代网络架构的复杂性已远超传统认知:清华大学校园网络由数万台设备构成,支撑数万师生同时在线;全球80%的网络攻击由AI发起,形成仅次于走私贩毒的第三大黑色产业。这些现实挑战倒逼网络技术智能化升级,通过AI实现流量优化、安全防护与稳定运行。英伟达网络业务突破百亿美元收入,华为通信网络规模持续扩大,均印证了AI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重构价值。

清华大学智慧教室的改造案例,生动展现了AI对教育场景的价值提升。传统教室中,网络故障修复需数小时,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引入AI后,系统可实时感知每个终端的连接质量,在课件下载时保障高速流畅,在考试提交时确保安全可靠。这种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正是AI技术深度融入垂直领域的典型写照。

当讨论转向技术瓶颈时,王辉强调ToB领域对AI准确性的严苛要求。与ToC场景不同,医疗诊断的微小误差可能影响患者一生,自动驾驶的瞬时误判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这种特性决定了工业领域AI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参数规模,而需通过大小模型协同实现精准突破。他以数学计算类比:大模型如同高分学生仍会出错,专业小模型则像计算器般接近100%准确率。这种技术组合策略,正在成为提升工业AI可靠性的关键路径。

本届大会传递的明确信号是:人工智能发展正从技术竞赛转向价值创造。大模型不再执着于榜单排名,而是比拼商业落地能力;机器人不再表演武术杂技,而是专注工厂产线的实际效率。这种转变背后,是行业对技术本质的回归——只有真正创造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王辉透露,华为未来将重点探索多领域知识融合的专业模型,通过技术跨界实现模型能力的质变提升。

随着WAIC影响力持续扩大,参会门票一票难求的现象折射出全球对AI产业的热情。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不仅为技术交流提供平台,更通过细分行业论坛推动商业落地。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产业变革中,AI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优化,而是深入生产全流程,实现从"工具升级"到"系统重构"的跨越式发展。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