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商用倒计时:中信科移动孙韶辉揭秘6G与卫星互联网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25-08-20 00:11 作者:顾青青

在北京,中信科移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6G设备的技术细节,首席科学家孙韶辉位于其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近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孙韶辉,这位中国信科集团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接受专访时透露,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不久的将来,初步组网商用有望成为现实。他指出,与美国“星链”相似,我国也已向国际电信联盟申报了多个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其中包括中国星网的GW计划、上海垣信的G60计划以及蓝箭鸿擎的HH3计划。

中信科移动,这家总部位于武汉的企业,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是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先行者与核心参与者。该公司不仅牵头开展星地融合和卫星互联网标准体制研究,还全面参与了基于5G体制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论证与标准制定,是全球卫星NTN与星地融合技术领域的重要力量。

孙韶辉在移动通信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他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与重点科研项目,担任过我国移动通信4G、5G和6G推进组的标准工作组负责人。他解释,目前卫星互联网的第一阶段商用主要面向远洋货轮等行业用户,提供移动宽带服务,而大众用户通过手机直连卫星的方式,暂时仍以语音和短信为主,卫星宽带的直连手机能力还在技术攻关与测试中。

在中信科移动的卫星互联网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两款已投入使用的Ka频段移动宽带接收终端,其体积相当可观,但令人振奋的是,这类终端已经可以实现车载。孙韶辉表示,公众体验卫星互联网很可能将从搭载此类终端的车辆开始,无论是驾车穿越沙漠与森林,还是驾船驰骋海洋,都将无需再担心“无信号”的问题。

卫星互联网的加入,将与地面基站形成“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实现全球全域、全天候覆盖与高速互联。这一技术的普及,将极大地扩展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使得广袤的海洋、沙漠与森林也能与“数字世界”紧密相连。

谈及6G的发展,孙韶辉表示,按照规划,6G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商用。他解释说,每一代移动通信都要经历关键技术验证、系统设计、小规模组网验证、商用产品研发与试商用等一系列阶段,目前6G正从关键技术验证迈向系统设计阶段。到2030年6G商用时,5G卫星互联网也将逐步演进为6G的星地融合网络,届时将实现地面网络、卫星与低空平台的深度融合,构建“空—天—地—海”无缝覆盖的全域网络。

孙韶辉的职业生涯与国家科技发展紧密相连。从3G时代的“跟跑”,到4G时代的“并跑”,再到5G乃至6G时代的“领跑”,他和他的团队一路攻关,成为了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贡献者。他们不仅推动了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还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中信科移动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移动通信标准领域的“黄埔军校”。

孙韶辉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他在人民大会堂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这位移动通信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报国的精神,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