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互联平台禾蛙举办的访谈栏目《禾禾同学会》第二十六期开启,对话睿先达猎头创始人钟鹏程Peter,从其经历、选择、模式与视野出发,分享猎头行业的“反潮流”与“深耕哲学”。
1、多次转型:义无反顾创业,风雨见彩虹
2012年,刚大学毕业的Peter进入高科技制造行业做甲方HR,负责校园招聘,以及一线技术岗、操作岗的招聘。
4年后,当身边人都在为“稳定的甲方工作”满足时,Peter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跳槽到猎头乙方,哪怕薪资大幅下降。
转型之初很窘迫,提成很低,每个月工资都不够还房贷。但他笑着说,“我做事比较坚决,想清楚了就义无反顾。”
在入职第5个月,他成功交付高科技制造行业客户的3个项目,达成20万业绩产出。从“猎头小白”到“业绩黑马”,他用结果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2019年,Peter带团队深耕教育行业,超额完成业绩目标。实现了从助理升级到顾问、资深顾问、项目经理,并进阶为城市合伙人。带着对未来的信心,Peter选择了创业。2020年,睿先达猎头公司成立,主攻教育行业招聘。
万万没想到,2020年后复工,Peter就遭遇巨大挑战——疫情“封控”,只能在家服务客户。原来客户主要为线下的教培机构,面临招聘需求直接暂停。好在Peter抓住了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机会,在家第一个月就交付2单。随着形势解封,迎来了教育招聘需求的小爆发期,也经历了更多风雨与彩虹。
尽管创业第五年,Peter的收入才超过打工时的水平,但他眼神里没有半分犹豫。他说,“我每天都很快乐,一醒来就很想去公司。”

2、赛道坚守:宁挖一口井,不刨十个坑
关于猎头瞄定一个赛道深耕,还是追逐风口的话题,Peter以实践给出答案。
他的创业之路布满波折:从初期疫情到“双减”引发行业震荡,看到原本在同赛道的同行纷纷离去,转向新能源等热门领域,他们也曾陷入纠结。
第一次听到“双减”风声时,Peter刚升级了深圳办公场地,深圳团队6人,场地费一年30万,投入与风险的矛盾格外突出。
他们深度讨论了是否调整赛道的问题,Peter表示,“我们不换行业。只要教育行业持续存在,客户有需求,我们就深耕下去。”
接下来,Peter带领团队定下做高交付的战略,将业务重心全面转向全日制教育,包括私立学校、K12、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等细分领域。即便目标是先实现50%的交付率,也绝不盲目跟风转型。
深耕带来的不仅是业绩稳定,更是深厚的客户信任。比如广州一个高校已经合作3年,每年回款60万左右;比如某教育头部企业,在华南区的团队甚至第一位HR都是他们访寻到的。这期间,建立了很深的客户信任。如今,睿先达的客户基本靠转介绍,无需专门BD。
在教育业务稳固后,Peter正开拓高科技行业,希望依托甲方时积累的高科技制造业招聘经验,延续“深耕”逻辑。

3、运营逻辑:轻资产转型,高交付制胜
“猎头公司的竞争力,不在规模,在交付。”一路走来,Peter团队规模与布局做了很多调整。
他提到,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022年,睿先达布局深圳、广州、南京三个基地,场地与人工均为“高配”,每月固定成本高昂。
但随后行业调整来袭,项目近乎停摆,Peter果断按下“调整键”:关闭南京场地,缩小广州、深圳办公规模,实现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转型,大幅提升了组织抗风险能力与敏捷度。
在此基础上,他搭建了三层生态化交付体系:核心层由创始人与合伙人组成,响应高端猎头与紧急需求;第二层是外部SOHO顾问,链接资深猎头与前甲方HR;第三层依托禾蛙等猎头合作做单平台,放大交付产能。
Peter善用实习生模式,目前深圳有实习生负责内招。同时,公司一位合伙人便是他早年带过的实习生,该合伙人去年收入达50-60万,如今负责外部顾问链接与平台发单。
在公司文化上,睿先达“不打卡、无KPI,只看结果”,开放透明的氛围凝聚了团队力量。
面对行业“降费率”现象,Peter称未经历过。在他看来,创业必然意味着一批忠实客户的累积。如果面临费率降低,在专业价值的基础上,猎头老板可以选择说“不”。
目前睿先达做交付的全职顾问2人,实习生2人,通过高交付、生态型美好组织模式,在过去一年回款达到300万。

4、行业展望:平台化与生态化是未来
当“AI取代猎头”的声音蔓延时,Peter有着清晰认知:“AI很难替代人岗匹配中的动机、个性分析,尤其高端顾问经验。”面对新技术的浪潮冲击,他强调:“会用AI工具的猎头,将取代不会用的人。”
谈及与禾蛙平台的合作,Peter表示,去年为了寻找更多交付渠道,于是找到了禾蛙,主要发RPO和小猎岗位。他亲自体验后发现禾蛙平台的交付很稳定,发单以来接连收获业绩产出,还能帮助扩大在客户侧的市场份额,于是安排一位合伙人进行平台运营及加大时间投入。
去年,睿先达凭借稳定的发单成绩,荣获禾蛙平台“2024年度生态榜单”之“双向奔赴”奖项。
在行业生态上,Peter坚信“平台+猎头/猎企”将成主流。他将禾蛙比作“猎头界的贝壳”,希望在平台开设“大店”,吸引更多专业高效的猎企、链接更多顾问及猎头从业者加入,共同做大蛋糕,多元共赢。

对于更多“小而美”的猎企而言,Peter提供了清晰发展路径:无需焦虑规模,不必盲从风口,找到细分赛道深耕,依托平台生态放大价值,就能在行业变化中站稳脚跟。
独行快,众行远。未来,禾蛙将继续以“链接、赋能、共赢”为核心,搭建协作桥梁,提供AI技术支撑,助力广大从业者们“组团打怪”,更高效成功交付项目!期待大家与平台一起做朋友,快乐挖人,潇洒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