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新规下,银行股配置迎变局,能否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05-14 14:46 作者:华尔街见闻

周三,A股市场中的银行板块表现强劲,成功突破了自2015年7月中旬以来的新高点。在这一波上涨中,农业银行、上海银行和光大银行的股价均在盘中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时,大金融板块的强势表现也带动了创业板指和沪指在午后分别攀升超过1%。

市场分析师指出,公募基金行业的新规定可能是推动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重要因素。兴业证券在5月14日发布的报告中强调,新规将引导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更加贴近沪深300指数。由于公募基金当前的配置与业绩基准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因此,公募基金未来可能会增加对银行股的持仓比例。

具体来看,根据兴业证券的数据,那些以沪深300指数为业绩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截至2024年底,其对银行股的持仓比例仅为3.81%,而沪深300指数中银行板块的权重却高达13.67%,两者之间的偏离度接近10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公募基金在银行板块的配置上存在明显的低配现象。

华西证券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根据该机构最新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大约为3.49%,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的权重低配了9.99个百分点,相较于中证800指数的权重也低配了6.99个百分点。国金证券还认为,公募基金的新规也有望推动资金流向券商板块。

从个股的角度来看,在公募基金增配的趋势下,那些此前被低配较多的银行股有望受益更多。兴业证券的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个股的低配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在新的考核机制下,这些银行股有望成为公募基金增仓的重点对象。

新规的核心在于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根据兴业证券的研报,中国证监会于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深刻改变公募基金行业的运行机制。该方案旨在构建一个以基金投资收益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并大幅提升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

具体来说,新规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基金产品的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对于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新规还对长期(超过1年)偏离基准20%以上的基金进行重点监控,并要求季度报告必须详细说明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的差异及调整计划。

因此,在新的考核机制下,公募基金将不得不更加重视其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情况。这也意味着,未来公募基金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有望增加,以缩小与业绩基准的偏离度。对于那些被深度低配的银行股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它们有望获得更多的配置资金流入,从而实现估值的修复。

从个股配置的角度来看,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沪深300指数的权重银行股的低配比例最大。其中,招商银行的持仓偏离度达到了1.9%,兴业银行的持仓偏离度则为1.5%。在新的考核机制下,这些银行股有望成为公募基金增仓的重点对象之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