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I赛道遇冷,百亿市场缘何暴跌?

   发布时间:2025-04-17 13:29 作者:冯璃月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多个新兴领域的崛起,其中AI陪伴类产品尤为引人注目。据行业机构预测,中国市场的AI情感陪伴行业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38.66亿元跃升至2028年的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74%。然而,近期数据却显示,这一领域的热门业态——社交AI APP正经历显著变化。

DataEye研究院的最新研究发现,去年还风靡一时的社交AI应用,如今却遭遇了集体降温。以星野、猫箱和筑梦岛为代表的头部产品,在下载量和用户活跃度方面均出现了大幅下滑。这些应用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似乎步入了寒冬。

具体来看,自2025年以来,星野、猫箱和筑梦岛在苹果端市场的下载量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星野和猫箱作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其下载量在2月上旬之前还处于高位,日下载量约为2万次,但随后迅速下滑,目前维持在每日7000次左右。筑梦岛虽然整体下载量偏低,但下滑趋势同样显著,从日下载量3000次左右跌至目前的1000次左右。

除了下载量,这些应用在广告投放力度上也出现了大幅缩减。据ADX行业版数据显示,星野、猫箱和筑梦岛的投放素材量自今年2月份以来均遭遇了腰斩甚至更大幅度的下滑。星野的日投放素材量峰值曾超过2.6万组,但现已降至1万组左右。猫箱和筑梦岛的投放力度同样大幅下滑,猫箱的日投放素材量从2000组左右暴跌至200组左右,筑梦岛则从1000组左右降至300组左右。

在投放渠道方面,三款应用也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星野和筑梦岛主要投放腾讯系媒体平台,如QQ音乐、优量汇、酷狗音乐等,而猫箱则更倾向于字节系的穿山甲联盟。尽管投放渠道有所不同,但三款应用均受到了行业降温的影响。

对于社交AI行业此次集体降温的原因,DataEye研究院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外部因素来看,AI行业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移。随着DeepSeek等深度思考大模型的兴起,整个AI行业的关注点逐渐从社交AI转向了C端AI助手和深度思考领域。这一转变导致社交AI的重要性下滑,进而影响了相关应用的市场表现。

从内部因素来看,社交AI应用的产品同质化和商业化模式缺乏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的社交AI应用大多采用对话式AI结合“情景剧本”和情感陪伴的模式,导致产品设计、角色设计和聊天逻辑高度相似。用户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感到枯燥,缺乏新鲜感。同时,社交AI应用主流的盈利方式主要是订阅会员,提供的增值服务对用户核心体验的影响并不强烈,因此商业化模式的吸引力有限。

尽管社交AI行业目前遭遇了降温,但DataEye研究院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社交AI是一个伪命题。社交活动本身包含情绪价值、理性价值和生理价值三大方面。社交AI在情绪价值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供无条件的关心、包容和鼓励。然而,在理性价值和生理价值方面,社交AI仍存在不足。因此,社交AI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在于扬长避短,聚焦情绪价值领域,如心理疗愈、情绪树洞等场景,或者更加纯粹的沉浸式AI角色扮演。同时,也可以尝试补足短板,开发AI陪伴终端产品等细分赛道。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