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恩菲,一家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领域拥有深厚底蕴的专业设计机构,其前身可追溯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专为恢复和发展国内有色金属工业而设立。如今,作为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的子公司,中国恩菲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更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超过1.2万个工程项目,业务领域广泛覆盖非煤矿山、有色冶金、新材料、能源环境、智能装备及数字智能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中国恩菲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加速推进“数字化、平台化、智慧化、国际化”的转型步伐,致力于成为行业新基建变革的引领者。在“双循环”格局下,公司正努力向智能、生态、绿色方向迈进,旨在成为国际工程综合服务商及能源环境发展商的佼佼者。
在数字智能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中,中国恩菲整合了原电气智能技术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及恩菲研究院数字工程中心的团队与技术资源,成功构建了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于一体的智能化业务体系。该体系划分为四大业务板块,通过相互协同与融合,为客户提供“MIM+”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及“1+1+N”项目定制化实施方案。
其中,“1个平台”指的是集全信息可视化、全流程数字化、全周期数字孪生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中心”则是覆盖全厂范围的大规模集控、无边界协同的智慧运营中心;“N个应用”则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出多个智慧应用及智能终端,如生产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质计管理等,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在恩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时序数据库IoTDB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位于数据采集节点与大数据平台和业务系统之间,作为统一数据采集管理模块的关键组件,主要应用于智能工厂建设中智能装备和DCS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IoTDB凭借其高并发写入与低延时查询的能力,结合可视化控制台Workbench等工具,为数据模型管理提供了清晰易操作的方案。
面对有色金属智能工厂场景中复杂的数据管理需求,中国恩菲选择了IoTDB作为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IoTDB在架构与性能上更具优势。它支持集群部署,有效提高了读写速度并降低了单节点宕机的风险;创新的树形时序模型则完美解决了设备管理层级结构的存储问题;高效的写入、查询、压缩性能则大幅提高了数据存储效率并减少了磁盘空间的使用量;丰富的应用编程接口、便捷的数据迁移能力以及功能齐全的可视化客户端等特性,也使得IoTDB成为恩菲数字智能技术的重要支撑。
在恩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IoTDB采用分布式集群部署,能够高效应对海量时序数据的复杂管理需求。通过IoTDB Workbench的数据模型批量导入功能,管理者与业务人员可以快速完成设备测点层级结构的建模工作。建模完成后,各类自动化智能装备系统上报的时序数据将汇总至数据采集节点,并通过API接口写入IoTDB中。IoTDB不仅支持直接为下游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还可以通过集成的IoTDB Flink Connector为大数据平台提供原始数据。
目前,IoTDB在恩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电解区域场景为例,IoTDB管理着359个设备和4971个测点,采集频率为秒级,当前存储数据已超过327亿条。在总数据量已达数百亿条、13个通道并行写入存储的情况下,IoTDB的写入性能仍保持稳定在毫秒级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IoTDB展现出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它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读取特定设备测点的最新值,并提供给下游组态界面进行实时展示。同时,IoTDB还与Flink等流处理框架实现了无缝集成,可以直接应用Flink对IoTDB中的时序数据进行批处理或实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