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热潮涌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千亿级增长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5-14 11:39 作者:唐云泽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科技巨头的推动下,正加速向制造与商业服务等领域渗透,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将成为该产业的爆发之年。近期,机器人领域的“灵巧手”概念迅速升温,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多家机构纷纷关注这一领域的产业链机遇,尤其是在技术路径尚未完全确定的情况下。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量产的前夜,灵巧手概念的火热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机器人领域的厂商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联想集团作为机器人产品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在工业机器人赛道深耕多年,还通过其晨星机器人产品系列,锚定了工业应用这一重要方向,助力工业制造向人机共融的新阶段迈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机器人产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灵巧手领域吸引了众多新玩家的加入,既有专注于灵巧手研发的企业,也有不少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在这一领域布局相关产品。技术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这一领域充满了竞争与活力。

据行业研究机构GGII分析,中国灵巧手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格局尚未固化,技术路线也未形成共识。然而,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器人灵巧手市场销量约为0.57万只,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34万只,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90%。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灵巧手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国际数据公司IDC则预测,到2028年,全球用户在机器人领域的支出将达到近37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3.2%。具身智能的发展,即由智能本体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智能系统,将推动机器人在物理环境中具备感知识别、推理决策、行动执行及任务级交互的能力。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发展。

随着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度的加快和国内外巨头的布局,产业链投资机会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在一段时间内大幅上涨,显示了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强烈信心。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技术层面看,人形机器人在交互、自主性和智能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能够模仿人类外观和动作,集成了多学科技术。这些技术进步为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市场需求方面,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人形机器人能够承担繁重、危险或重复性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联想集团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其自研的晨星机器人产品系列已推出多款产品,包括X1、S1、Q1和D1等。其中,晨星足式机器人GS不仅在外观设计上荣获国际大奖,还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出色的性能。这款机器人能够搭载大自重通用协作机械臂,行走最大负载超过100公斤,重复定位精度达到轮式机器人的水平。

联想集团致力于通过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为制造业客户提供高效、智能的生产线解决方案。其晨星机器人已在工业巡检等场景中实现了深度应用,为高风险、高难度及长耗时连续作业的任务提供了可靠支持。联想集团还在医疗手术辅助、危险环境作业等领域探索灵巧手的应用潜力。

在联想Tech World 2025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集团的首位“硅基员工”——“联想乐享壹号”人形机器人正式亮相。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肢体协调的动作表演,还能调用联想全系业务数据解答问题,展现了联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

多家机构对联想集团后续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国海证券等机构认为,联想集团在混合式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看好其整体发展。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联想集团作为智能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将通过深耕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服务领域,为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