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基金自购三千万,债券大佬能否在权益市场实现逆袭?

   发布时间:2025-04-14 09:48 作者:沈瑾瑜

在股市风云变幻、贸易战局势紧张的背景下,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震荡。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多家基金公司纷纷采取行动,其中兴证全球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及鹏扬基金等,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担当,宣布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

在这些基金公司中,鹏扬基金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尽管它并非行业巨头,而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秀,但其自购举动却透露出不凡的勇气与决心。4月8日,鹏扬基金发布公告,宣布斥资3000万元自购旗下主动型偏股基金,分两日完成申购,目标锁定了鹏扬成长领航、鹏扬数字经济先锋、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三只基金。

鹏扬成长领航主要投资于大盘成长股,涵盖A股与港股中的消费、互联网等核心资产;而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与鹏扬产业智选则更侧重于科技与先进制造领域,具有较高的波动性。鹏扬基金选择这三只基金进行自购,无疑体现了其对未来市场成长风格与科技主题的看好。

鹏扬基金的发展历程充满了逆袭的色彩。自2016年从私募转型为个人系公募以来,鹏扬基金在总经理杨爱斌的带领下,实现了从债券投资到公募债券基金领域的跨越。杨爱斌作为债券投资界的大佬,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行业背景为鹏扬基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鹏扬基金管理的公募债券基金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位列行业前列。

尤为鹏扬基金在ETF领域的差异化布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中发行的30年期国债ETF,凭借其独特的债牛行情吸金效应,规模已迅速扩张至157亿元,成为业内ETF布局的典范。

然而,尽管鹏扬基金在债券投资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权益投资方面却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个人系公募的发展往往与创始人的能力圈高度相关,鹏扬基金也不例外。其股票投研团队在整合与协同方面存在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投研体系和投资策略,导致投研能力难以支撑权益产品的发展。近年来,鹏扬基金经理的更替较为频繁,这也对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造成了影响。

面对这一困境,鹏扬基金并未退缩,而是选择了积极应对。此次市场大跌之际,鹏扬基金选择自购权益类基金,不仅为公司疲软的权益团队注入了信心,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杨爱斌曾表示,鹏扬基金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基金公司,而权益投资机会长期来看远好于债券。因此,此次自购也被视为鹏扬基金在权益领域的一次重要突围。

鹏扬基金还通过引入外部资深人士来快速提升权益投资能力。然而,这一策略并未立即见效。如邓彬彬等基金经理的加入并未带来预期的业绩提升,最终黯然离职。公司副总经理兼股票首席投资官朱国庆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其管理的多只基金任职收益率均为负。

尽管如此,鹏扬基金并未放弃在权益领域的探索与努力。此次自购权益类基金,不仅是对公司投研团队的一次鼓舞,也是对市场投资机会的一次把握。在股市深幅回调之际,鹏扬基金选择抄底布局,展现出其超常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责任担当。

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鹏扬基金将继续在债券与权益两大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