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浪潮再起,传统品牌能否乘风破浪?

   发布时间:2025-05-20 18:01 作者:ITBEAR

新消费市场的脉动正在悄然变化,迹象显示出一股复苏的暖流。这股力量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过去一年中消费企业密集上市的壮观景象。

2025年,诸如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和霸王茶姬等知名品牌纷纷在港股与美股挂牌上市,与此同时,老乡鸡、遇见小面、绿茶、鸣鸣很忙、八马茶业、卡游等一系列消费品牌也蓄势待发,准备步入资本市场的殿堂。这些数据无疑揭示了资本市场对消费品牌的重新青睐。

从股价表现来看,新消费企业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万辰集团作为量贩零食领域的领头羊,股价上涨超过6倍,而卫龙、中宠股份、乖宝宠物、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和蜜雪冰城等品牌的股价也经历了大幅波动。特别是泡泡玛特,其股价与去年相比,涨幅高达6倍。老庙黄金更是创造了奇迹,股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上涨了20倍。自2015年新消费概念崭露头角,到2019年风起云涌,再到随后的市场波动,新消费赛道似乎正迎来新的生机。

然而,新消费的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新消费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多家在港股上市的新消费企业股价表现强劲,根据Wind数据,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港交所IPO共86宗,其中消费股占比高达22.6%。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使得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黯然失色。

资本态度的微妙变化也反映了市场的复杂性。尽管2024年消费领域的投资事件与2023年相比并未出现大幅减少,但总投资数量仍较2022年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餐饮赛道,这个曾经最受资本追捧的领域,如今却开始显现疲态,总投资数量占比不到四成。烘焙类品牌的陨落尤为引人注目,继虎头局、墨茉点心局之后,“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也宣布退市,网红蛋糕品牌“熊猫不走”同样难逃厄运。

奶茶行业同样面临挑战。尽管蜜雪冰城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但整个奶茶饮品行业的门店数量却在减少。截至2024年11月12日,奶茶饮品行业门店总数为41.26万家,近一年内减少了1.77万家。即便是头部品牌,也在经历门店数量的缩减。

尽管如此,新消费市场的复苏势头依然明显。在拉动内需的关键时期,各大品牌纷纷通过下沉市场或转型来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一些原则性的矛盾仍然存在,如消费复苏的关键在于“有钱可花”与“愿意花钱”。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增速首次超过经济增速,但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不足20%等结构性问题仍待解决。

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的消费企业,大多与性价比紧密相关。无论是蜜雪冰城、卫龙还是量贩零食品牌,都凭借高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泡泡玛特、宠物经济和卡游等品牌则抓住了年轻人情绪消费的趋势。老铺黄金虽然与高端市场有所关联,但其背后的增长动力与黄金市场的疯魔化增长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这种略显假性的新消费复苏仍有转机。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幅达14.2%,生活服务消费复苏显著。或许,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悲观氛围后,消费市场终于有望走出阴霾。

然而,传统消费品牌似乎并未完全跟上这股复苏的浪潮。特别是白酒和家电等传统主力消费赛道,其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白酒行业的营收增速持续下滑,即便是头部品牌如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也未能幸免。家电行业同样面临增长压力,2025年一季度家电市场零售规模同比仅增长2.1%。

在全球范围内,传统品牌也未能跟上这波消费复苏的步伐。雀巢为首的131家快消品上市公司中,有68家营收下滑。贝恩全球消费者实验室的调查显示,全球50强消费品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仅实现1.2%的营收增长,而新锐品牌对美国消费品行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

面对这一形势,传统品牌需要思考如何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资本对品牌的追捧已经失去耐心,估值逻辑不再仅仅关注增量和前景,而是更加注重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因此,传统品牌需要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时抓住市场机遇,以应对来自新锐品牌的挑战。

下沉市场曾经是众多品牌寻求增长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一些品牌开始犹豫是否继续深入这一领域。以蜜雪冰城为例,其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已达到40510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57.2%,乡镇覆盖率高达72.4%。然而,随着开店密度的增加,单店终端的零售额可能会受到影响。

同时,县城消费市场的真实情况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尽管一些报道将县城消费捧上了神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单一的“公务员经济”并不能支撑起整个消费市场,一旦这种经济模式被透支,县城消费很可能会被打回原形。

整个消费市场是否真的对下沉市场用心也值得反思。除了蜂拥而入的品牌外,五环外的消费氛围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居民在购买产品时经常遇到三无产品和价格虚高等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品牌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出海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和名创优品等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都相当出色。以泡泡玛特为例,其北美地区2025年一季度收入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名创优品在海外市场的增长同样强劲,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2%,2025年海外市场增长预测为35%-40%。

尽管关税战曾对这些国货品牌造成一定影响,但如今随着关税的降低,这些品牌或许将带着整个新消费赛道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品牌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