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星股份IPO之路坎坷:募资减半,主营业务陷“限制类”争议

   发布时间:2025-02-27 20:42 作者:柳晴雪

宇星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宇星股份)在冲击IPO的道路上遭遇了不小的波折。据悉,该公司在提交注册一年多后,于2024年11月主动将IPO募资额减半,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宇星股份主要从事螺母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然而,在其IPO审核过程中,北交所对其主营产品中是否包含限制类项目表示了重点关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8.8级以下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被列为限制类产品,而宇星股份的部分产品恰好处于这一范畴内。

在北交所的审核问询中,宇星股份被要求详细说明其生产经营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据招股书显示,宇星股份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来自8.8级以下普通紧固件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25%。面对这一数据,北交所对其业务是否涉及限制类产品提出了质疑。

宇星股份在回复中表示,其8.8级以下普通紧固件的年产能合计为3.75万吨,且这些产能可用于高强度紧固件产品的生产,并非仅生产普通低档紧固件。同时,宇星股份还提供了浙江省紧固件行业协会和海盐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的说明文件,以证明其生产的8.8级普通紧固件不应认定为“低档”产品。

然而,尽管宇星股份做出了上述解释,但市场对其产品是否属于限制类仍存在疑虑。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8.8级以下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制造项目”的技术标准阐述上,除界定了强度为8.8级以下外,并未对“普通”和“低档”进行明确界定。这使得宇星股份的产品是否属于限制类变得模糊不清。

除了产品是否属于限制类的问题外,宇星股份的业绩增长情况也备受关注。据数据显示,宇星股份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了波动。特别是在2023年,该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业绩增长情况并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宇星股份的IPO申请之路显得尤为艰难。尽管其IPO申请已经顺利在北交所过会,并于2024年1月24日提交注册,但至今仍未获批注册。或许是为了提高注册环节的获批概率,宇星股份主动将拟募资额从3.18亿元调整为1.25亿元,缩减至原来的39.30%。然而,这一举动并未能立即改变其IPO注册受阻的局面。

对于宇星股份来说,未来其仍需面对产品是否属于限制类以及业绩增长不稳定等问题的挑战。如何化解这些难题,将成为其能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所在。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