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盛会上,上海迎来了全球科技界的瞩目。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以“AI+”行动,引领产业革新与升级》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与产业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中国移动在此领域的三大战略思考。
首先,杨杰强调“智能倍增”将开启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他指出,随着传感器、处理器等物理硬件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等“神经中枢”的融合,硅基生命正群体性地涌现。未来,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将广泛普及,其数量有望超越全球人口,成为新的社会劳动力和智力资源,形成前所未有的“人才红利”,推动新行业的诞生与发展。
其次,他提到“时空倍增”将释放数实融合的新潜能。前沿技术如具身智能、世界模型和AI自主演进的不断突破,将使得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实时、精准地映射现实世界,催生出“数字孪生工厂”“元宇宙实验室”等创新场景。未来,数字空间的容量将远超全球陆地面积,推动社会发展边界从物理世界向无限数字时空拓展,极大增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改造能力。
再者,杨杰阐述了“效能倍增”将点燃智能经济的新引擎。个性化智能体、人机协作生产等新业态正推动超大规模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极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创新速度,加速智能经济的蓬勃发展。据预测,智能经济有望推动全球GDP年增长率提升一个百分点,成为数字经济的高级形态,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杨杰进一步指出,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融入生活,到“5G+”时代的消费侧向生产侧渗透,再到“AI+”时代的全面赋能,中国移动不断发挥“扁担效应”,挑起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任。
在“AI+”时代,中国移动不仅自主研发大模型根技术,打造“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还增强了智算供给,构建了多个超大规模智算集群,并推动了大数据的汇聚与流通。同时,中国移动还推动了“AI+产品”的落地,为超10亿个人客户和2.8亿多家庭提供智能信息服务,并在能源、水利等领域落地了超1000个“AI+DICT”项目。
为了构建一流的AI全栈能力,中国移动还计划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暨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加速原创技术突破,并设立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研究中心和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以推动AI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应用。
在开放合作方面,中国移动将构筑智能共创平台,设立AI训练、评测和产业创新基地,打造AI焕新社区,提供算力调度、数据处理等全流程服务,以带动“国芯国模”技术和生态的成熟。同时,中国移动还将强化产业投资布局,系统布局新型计算、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突破。
杨杰最后表示,AI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正处于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全面落地的重要阶段。中国移动愿携手各界,共同打造“AI+”时代的新动力和新杠杆,探索AI技术前沿,培育产业创新,构建碳硅共生新秩序,为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