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五巨头:盈利之路各显神通,谁将笑到最后?

   发布时间:2025-04-10 10:54 作者:江紫萱

在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的风云变幻中,几家头部公司正逐步走出漫长的亏损阴霾,迎来盈利的曙光。B站于2024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紧随其后,知乎也在同年第四季度交出了一份盈利的财报。这一连串的积极信号,让人不禁重新审视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的盈利前景。

回顾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的二十年历程,腾讯音乐、B站、爱奇艺、阅文集团和知乎这五家公司,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共同构成了内容产业的“五巨头”。它们虽分属在线音乐、视频、网文、社区等不同赛道,却都围绕着“内容付费”这一核心商业模式运转,与广告、电商等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内容行业的独特性。

这五家公司形成了一个覆盖文字、音频、视频的全内容产业链闭环。阅文集团手握海量IP资源,处于产业链上游;爱奇艺负责影视化改编制作,占据中游位置;B站和知乎则分别通过UGC/PUGC视频分发和社区讨论活跃于下游;腾讯音乐则既参与中游音频制作,也涉及下游分发,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这个看似掌握着“内容大权”的联盟,实则背负着内容行业的两大难题:高昂的版权成本和薄弱的用户付费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容巨头们的盈利之路显得尤为曲折。

从财务数据来看,这五家企业的盈利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分层。腾讯音乐和阅文(剔除新丽传媒商誉减值影响后)长期保持盈利状态,爱奇艺在2022年第一季度才开始扭亏为盈,而B站和知乎则直到2024年才实现单季盈利。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同处内容生态链的公司盈利节奏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

在利润方面,腾讯音乐以77亿元的净利润遥遥领先,爱奇艺则以15亿元紧随其后,阅文净利润为11亿元。相比之下,B站和知乎则分别亏损2210万元和9630万元。腾讯音乐的利润表现尤为亮眼,自上市后一直保持盈利状态,这与其高达70%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轻资产”运营模式密不可分。

付费会员数量是衡量内容公司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腾讯音乐以1.21亿的付费会员数量位居榜首,虽然爱奇艺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根据行业推测,其付费会员数量应与腾讯音乐相近。B站、知乎和阅文的付费会员数量则分别在千万和百万级别。

面对盈利难题,内容巨头们纷纷采取降本增效和寻找业务增量的策略。爱奇艺和知乎在成本控制方面尤为出色,通过优化战略和内容构成、缩减非必要业务投入等方式,有效降低了成本。腾讯音乐、B站和阅文则在保持成本控制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大幅增长,得益于会员数和单个用户贡献的会员价提升;B站的游戏、广告和增值服务业务均实现大幅提升;阅文则通过深耕版权运营和IP衍生业务,实现了版权收入的快速增长。

然而,降本增效也可能带来用户活跃度的降低。知乎在大幅缩减成本后,月活跃用户数有所下降。这表明,内容公司在追求盈利的同时,也需要平衡好成本控制与用户活跃度之间的关系。

在市值方面,腾讯音乐以1471亿元的市值稳居榜首,与其他四家拉开了明显差距。B站、阅文、爱奇艺和知乎的市值则分别为463亿元、216亿元、122亿元和23亿元。与上市时相比,这些公司的市值普遍有所缩水,反映出市场对文娱行业的热情度不高。

尽管盈利前景逐渐明朗,但内容五巨头仍需面对诸多挑战。一方面,它们需要稳定已有业务,确保盈利状态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它们也需要紧跟AI潮流,探索将自身优势与AI结合的新模式。然而,AI改造内容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的商业化效果。

内容巨头们还需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短剧领域,字节系的红果APP已经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其他公司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在游戏方面,B站自研游戏尚未出现爆款,代理游戏的持续性盈利也面临挑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