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员工澄清:朋友圈广告评论误会一场,微信不会盗用好友信息

   发布时间:2025-05-22 14:00 作者:柳晴雪

近期,关于微信朋友圈广告的一项误解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有用户声称微信会“盗用”好友头像和昵称来为广告评论。针对这一说法,微信员工@客村小蒋在微博上进行了详细回应和澄清。

@客村小蒋解释,这一误解源于一款名为“折螺丝”的小游戏所投放的朋友圈广告。该广告利用了一项功能,允许广告商预设一条评论,旨在增加广告的互动性。然而,这条预设评论意外地触发了用户的共鸣,引发了大量的复制和二次创作。

据@客村小蒋描述,许多用户在看到这条广告后,出于好奇或娱乐心理,纷纷复制或模仿这条评论,导致了一种“抽象文化”的兴起。例如,类似于“这真的不能算我菜吧”这样的评论在广告下频繁出现,用户们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用户后来发现自己并未对某条广告发表评论,却在其他好友的朋友圈广告下看到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这引发了他们的困惑和不满,认为微信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了他们的个人信息。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客村小蒋分享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用户“大王”首先评论了一条“折螺丝”广告,但随后忘记了这一行为。两周后,他的好友“小白”看到了同一条广告,并注意到了大王的评论。当小白向大王询问时,大王因为忘记了之前的评论,所以去查看自己的朋友圈,却意外地发现了一条新的“折螺丝”广告,而这条广告他并未评论过。因此,大王坚称自己没有评论过小白看到的那条广告,误会由此产生。

通过这一案例,@客村小蒋指出,误解的根源在于两个因素:一是用户有时会忘记自己之前的评论行为;二是同一游戏可能会投放一系列广告,加剧了混淆。他强调,所有评论都是用户自己发表的,微信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盗用”用户的头像和昵称。

为了证明这一点,@客村小蒋还提到了一位用户提供的关键线索,包括截图、微信号、出现问题的时间以及操作日志。这些线索帮助微信团队迅速排查并找到了问题的真相。

最后,@客村小蒋再次重申,微信绝不会进行所谓的“盗用”行为,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都受到严格的保护。同时,他也幽默地表示,自己也尝试了“折螺丝”这款游戏,发现第二关确实颇具挑战性。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