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机器人陷危机:负面评价集中爆发,人形机器人赛道“虚火”过旺?

   发布时间:2025-05-12 17:28 作者:ITBEAR

近期,一篇由镜相工作室发布的文章在科技领域掀起了波澜,文章聚焦于宇树机器人租赁市场的兴衰起伏。据报道,自春晚亮相后,宇树机器人迅速走红,订单量激增,众多商家瞄准商机,纷纷以每天1.5万元的高价出租这些机器人,短时间内甚至出现了“一周回本、半月盈利20万”的惊人现象。

然而,这股热潮并未持续太久。进入3月份,市场需求急剧下滑,一位租赁商透露,他在该月订购了一台宇树G1机器人,但广告发布后,询问者寥寥,整个3月至4月期间仅成交了寥寥几单。曾经繁忙的租赁市场如今变得冷冷清清,与之前的繁荣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市场降温,社交媒体上关于宇树机器人的负面评价开始涌现。在B站、小红书等平台上,大量用户上传了机器人失控、电池续航不足以及售后服务不佳的视频。其中,B站UP主黑猫测评发布的一条视频详细对比了宇树G1的官方宣传与实际使用体验,指出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上的表现糟糕,与宣传相去甚远。

小红书上的一篇帖子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博主称自己刚激活的四足机器人(机器狗)两小时后就出现了电机故障,不得不返厂维修。多位用户还抱怨宇树的售后服务响应缓慢,维修周期长。

4月中旬,一场在北京亦庄举办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更是将宇树机器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比赛中,一支记录机器人“花式翻车”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宇树G1机器人在比赛刚开始时就“瘫倒”在起点线上,这一表现与其官方宣传视频中的高难度动作形成了鲜明对比,网友纷纷调侃。

面对舆论压力,宇树科技迅速发布声明,称公司并未参与这次马拉松比赛,而是第三方科技公司采购了宇树机器人后进行二次开发并自主参赛。声明还强调,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会有很大差异。

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完全平息公众的质疑。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宇树机器人的表现高度依赖算法优化,那么其产品的通用性和稳定性仍然值得怀疑。有网友在测评视频下评论称,宇树机器人只是一个平台,其实际功能取决于编程者的水平。

除了功能上的争议,宇树机器人还陷入了“后门漏洞”风波。据报道,多位博主质疑宇树科技Go1机器人存在后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设备控制权被窃取、视频流遭非法访问。宇树科技随后公布调查结果,确认该问题属于安全漏洞,并指出黑客通过非法获取第三方云隧道服务管理密钥,以高级权限篡改用户设备数据和程序。

尽管宇树机器人面临着诸多争议,但人形机器人行业仍然受到资本的青睐。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将达到5900万台。然而,行业繁荣背后也暴露出产品力不足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阶段,许多企业过于注重营销噱头,而忽视了底层技术的积累。

SeedV实验室创始人兼CEO王咏刚也表示,人工智能商业赋能是科技创新的必然发展道路,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核心的人工智能人才对行业场景和业务流程不熟悉。他指出,许多送到行业的人工智能产品虽然科技含量高,但并不能解决行业最关注的效率问题。

因此,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需要坚持长期主义,不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实力,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