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近日正式揭晓了其《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这份详尽的报告不仅标志着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更以其全面性和深度展示了东鹏饮料作为功能饮料行业领军者的责任感与担当。报告中,东鹏饮料将ESG理念深深植根于企业战略之中,通过绿色智能制造、品质保障、数字化转型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勾勒出一幅“产-销-社”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在绿色转型方面,东鹏饮料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推动生产体系绿色化、智能化升级。2024年,公司八大生产基地全面启用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高达24,957.6兆瓦时,成功减少20,49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单位产量能耗较上一年度降低了9.59%。滁州基地更是凭借水资源梯级利用体系,年节水11.96万吨,荣获“安徽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
滁州生产基地的节水成就,仅是东鹏饮料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终端,绿色理念贯穿东鹏饮料的全产业链。多数新品采用可降解包装材料,果蔬汁系列通过轻量化设计减少包材废弃物,同时推广“带板运输”模式,提升物流效率,形成“源头减负+循环增效”的绿色闭环。
品质保障方面,东鹏饮料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所有生产基地均通过ISO和HACCP国际认证,出厂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消费者可以轻松追溯原料产地、生产批次等关键信息,增强了对产品的信任感。滁州基地更是荣获安徽省首批“食安安徽”认证,彰显了企业在品质控制方面的卓越成就。
数字化转型成为东鹏饮料发展的新引擎。企业自主研发的“五码关联”系统,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全流程可追溯,极大提升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市场响应速度。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者洞察模型,帮助企业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加速产品迭代和创新。电解质饮料“补水啦”的成功推出,正是数字化驱动下的爆品孵化能力的生动体现。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更深刻影响了企业的基因。商户端“注册-核销-返货”系统覆盖全国近400万终端,显著提升了店主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了假盖纠纷率。消费者端则累计沉淀了2.4亿用户数据,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为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社会责任方面,东鹏饮料将公益融入商业逻辑,通过旗下公益基金会定向捐赠2550万元,全年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达3835.86万元。企业携手韩红基金会、姚基金等专业机构,持续在医疗帮扶、教育支持及灾害救援等领域开展公益行动,荣获“年度公益企业”“年度慈善榜样”等称号,企业公民形象深入人心。
东鹏饮料还通过创新开发生榨果蔬饮品、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升级,构建了“农业+饮品”的产业协同生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东鹏饮料的ESG实践,不仅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更展示了其从“商业价值”向“社会价值”升维思考的远见卓识。绿色智能制造、品质保障、数字化转型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共同构成了东鹏饮料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