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当劳管培生到餐饮创业者,宋奇10年打造400家遇见小面冲刺IPO

   发布时间:2025-04-17 12:51 作者:杨凌霄

东北青年宋奇,一位从华南理工走向香港科技大学,再由学术殿堂踏入商海的创业者,他的故事充满了对餐饮行业的热爱与执着。十多年前,怀揣着对餐饮创业的梦想,宋奇毅然辞去了IT公司的工作,选择从麦当劳的管培生做起,无论是炸薯条还是擦桌子,他都亲力亲为,一步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营运领导者。

在香港麦当劳的清晨,宋奇常常在凌晨四点起床,搭乘双层夜班巴士前往餐厅,那时,香港的街头还沉浸在夜色之中,而他已在为梦想奋斗。他观察到,香港的街头有三种车最为常见:的士、红巴和麦当劳的外送车。正是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创立一家中式餐饮公司的想法,他梦想着这家公司能像麦当劳一样遍布各地,但又能保持中餐的独特魅力,不依赖过度的工业化。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宋奇回到了广州,加入了百胜集团,负责肯德基门店的开发选址工作。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餐饮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光荏苒,十年转瞬即逝,如今的宋奇即将以全新的身份再次回到香港,他与妻子罗燕灵以及校友苏旭翔共同创立的“遇见小面”已在香港开设了6家直营餐厅,在内地更是拥有374家餐厅(含特许经营),还有64家餐厅正在筹备中。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已于4月15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书。

宋奇与他的创业伙伴们并非餐饮行业的资深人士,而是实实在在的“门外汉”。他们三人都是白手起家,从亲自采购、下厨房做起。在创立“遇见小面”之前,他们也曾尝试过其他餐饮项目,如东北菜、饺子等,但都不太成功。直到2014年,他们将饺子馆改为了重庆小面馆,这才迎来了转机。开业仅三个月,就吸引了第一位天使投资人,当时的估值已经达到了2000万元。

“遇见小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从最初的街边小店到如今遍布各地的连锁餐厅,每一次融资都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2019年之后,随着餐饮行业对资本的吸引力显著增长,“遇见小面”更是获得了多轮融资,估值也水涨船高。这些资金不仅用于扩大门店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还用于优化供应链、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在餐饮行业,规模往往意味着竞争力。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遇见小面”不仅注重直营店的发展,还积极开拓特许经营模式。他们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通过下沉低线市场、探索海外市场以及加大特许经营模式等方式,进一步扩大门店规模。到2027年末,他们期望能达到超过900家餐厅的规模,接近宋奇的千家梦想。

尽管近年来餐饮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疫情导致的消费低迷等,但“遇见小面”凭借其平价、美味的菜品以及优质的服务,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他们不仅降低了菜品价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还通过提升翻座率等方式来提高运营效率。这些措施使得“遇见小面”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新星。

随着“遇见小面”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除了继续深耕内地市场外,他们还计划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将中式餐饮的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他们也将加大特许经营模式的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有志于餐饮事业的合作伙伴加入他们的行列。

在宋奇看来,餐饮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他与“遇见小面”的伙伴们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凭借着对餐饮行业的热爱与执着,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