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生物一季度净利大跌超20%,血液制品价格下滑成主因?

   发布时间:2025-04-16 21:58 作者:任飞扬

天坛生物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该季度实现了13.18亿元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84%。然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为2.44亿元,同比下降了22.90%。这一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是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天坛生物单季度净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公司方面对此作出解释,称尽管销量有所增长,但产品价格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了下降,从而导致了净利润的下滑。财报进一步显示,2024年全年,天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0.32亿元,同比增长16.44%,净利润达到15.49亿元,同比增长39.58%。公司表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的上涨。

天坛生物作为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行业具有较高的门槛,目前国内正常经营的企业不足30家,行业格局相对集中。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采浆量达到了1.34万吨,同比增长10.9%。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企业占据了国内血浆采集量的绝大部分,行业规模效应显著。

关于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天坛生物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血液制品市场环境是动态变化的,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价格确实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进口血液制品的竞争以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因素也对国产血液制品的价格产生了影响。近年来,进口人血白蛋白在国内市场的占比持续增加,对国产产品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同时,血液制品也首次被纳入集采范围,尽管主流品种的降价幅度相对温和,但价格波动仍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关税事件也引发了市场对血液制品未来价格波动的讨论。派林生物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我国血液制品销售占比最高的产品为人血白蛋白,其中超60%依赖进口。对美国生产的产品加征关税后,有利于我国血液制品企业的发展和国产化进程。这一政策变化可能会对国内血液制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