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亲自下场,京东外卖掀起行业巨浪
京东与美团之间的外卖大战,随着刘强东请骑手吃火锅的举动,已经从口水战升级为正面交锋。近日,京东外卖在“京东黑板报”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更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4月22日晚8点19分,京东外卖当日订单量突破了1000万单。
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呢?作为对比,抖音外卖在上线第五个月时,日订单量仅为10万单左右;饿了么当前的日订单量约为2000万单,而美团则高达7800万单。京东外卖从上线到日订单量达到500万单,仅用了46天,而从500万单增长到1000万单,更是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业内专家李成东分析,京东外卖达到1000万单,投入可能不超过40亿,如果能在30天内冲到2000万单,投入也不会超过60亿。
京东外卖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不仅得益于战略和执行层面的出色表现,如为骑手缴纳社保、推出品质外卖、上线百亿补贴等措施,还受益于刘强东亲自下场带来的舆论效应,点燃了“外卖市场苦美团久矣”的呼声。然而,从“京东黑板报”的推送中,我们还可以解读出更多信息。
一方面,京东外卖的拓城速度似乎有所放缓。京东表示,从外卖的第1单到如今的第1000万单,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166个城市。而一个月前,当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单时,官方公布的数据为142城。这表明,京东外卖在初期的全面撒网、吸引商家的策略可能已进入调整期,后期将面临美团早期“一城一地”强地推的挑战。同时,这也不排除京东外卖有意放缓拓城速度,以便在外卖单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快速迭代内部算法技术、运力调配以及运营策略。
另一方面,京东外卖继续强调对用户、骑手和商家的“品质”承诺。他们致力于让用户吃得放心、安全、实惠,为骑手提供有尊严、有保障的工作,让坚守品质的堂食餐厅赚到它们应赚的钱,让“幽灵外卖”滚出市场,确保劣币不再驱逐良币。这是京东外卖既定的策略,通过高举“品质外卖”大旗,形成对竞品的舆论和用户心智优势。
然而,京东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成为第二个美团。京东CEO许冉在业绩电话会上曾表示,不应单独思考即时零售或外卖业务,而应结合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能力和服务体验进行通盘考虑。因此,京东外卖订单的背后,实际上是对流量的争夺。对京东而言,外卖带来的收益远不止账面盈亏那么简单。
这是一场京东的防守反击战。他们防守的是美团在即时零售上对京东大本营的偷袭,反击的是传统电商业务进入存量时期对新流量的争夺。美团CEO王莆中在口水战中曾指出,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他还透露,美团非餐饮品类的订单已突破1800万单,其中3C家电、美妆等品类的订单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对以3C起家、自营为主的京东构成了巨大压力。
实际上,京东多年来一直在即时零售领域布局,如买菜业务、七鲜业务等。今年更是加大了力度,整合“小时达”“京东到家”等品牌,推出“京东秒送”、私有化达达以及加码线下超市业态的布局等。一位业内人士点评道:“用这点补贴的钱来换来每天1000万交易,相比存量市场的拉新、老用户激活费用来说,简直不要太划算。同时又能阻击一下势头强劲的对手,一举多得。”
随着京东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京东已经尝到了甜头。数据显示,4月17日,京东App日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36亿,较外卖业务上线首日增长了2073万。在骑手资源与商家资源争夺方面,达达秒送骑士与京东秒送商家App的日活跃用户也分别达到了116.3万和101.4万。
如今,京东外卖的体量越来越大,刘强东召集的骑手兄弟也越来越多。京东对外卖业务的期待也在动态调整中,包括对外卖业务成败的评判标准。但可以明确的是,京东做外卖,并不仅仅是为了做外卖本身。一旦路径跑通,外卖业务在京东体系内的战略价值将更加凸显。
相较其他电商平台,京东无疑更加重视这轮大战,后续也将酝酿出更大的风暴。对行业、消费者而言,京东的搅局打破了美团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无疑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