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柴鑫洋 饶婷
编辑丨李文贤
刘强东邀蔚来李斌直播体验京东外卖,罗永浩力挺美团闪购称“传统电商将成残影”,火药味蔓延至舆论场。
两大巨头交锋背后,是即时零售万亿赛道争夺的白热化。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
目前美团、京东、阿里都在密集布局即时零售业务。
中国饭店协会外卖委副理事长闫寒提到,在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期,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曾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设计初衷是服务于大件商品,其仓储与配送流程复杂且效率受限。而美团的前置仓,在路线规划和仓储管理上更适合小件商品的高效流转。
美团闪购正式发布,宣发被指内涵京东
4月15日,美团的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 正式发布,开始以独立入口亮相美团APP。
闪购并不是美团的新业务。据悉,美团闪购业务自2018年成立,此前并无独立入口,主要依托于美团外卖,区别只是买餐或买非餐食。
进入“闪购”页面发现,消费者可选购蔬菜水果、超市便利、手机家电、商场专卖、美妆个护、潮流运动、鲜花绿植、母婴用品、宠物用品等多个品类,并打出了“30分钟好货到手”的口号。
以手机家电品类为例,当前已有苹果、小米、戴尔、华为、联想等多个品牌入驻。搜索发现,iphone 16e 128GB在美团闪购的Apple授权专营店和京东Apple自营旗舰店售价一致,均为4499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闪购的宣发被指内涵京东,双方战火再次升级。
在美团闪购官方视频中,将网购的头像设置为红底狗头图案,强调网购的外国速度和闪购的中国速度,并配文“你的东东再等等”。
美团的底气或许来自闪购业务的高速发展。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全年美团闪购业务实现盈利,测算2024年第四季度闪购订单同比增长约25%。
公开信息显示,美团闪购峰值单量达到1600万单,多品类订单超过京东全站。去年美团闪购酒类订单达到京东全站近2倍,成人用品订单达京东全站近4倍,3C家电订单接近京东全站一半。
2024年美团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闪购年度交易用户数量近3亿,占比约39%。
据报道,周鸿祎、罗永浩均在朋友圈支持美团闪购,罗永浩感叹“传统网购可能很快会成为时代的残影”。
展望未来,上述研报预计随着相对低线上化渗透率类目的线上消费习惯逐渐养成,闪购单量将继续保持较好增长,且得益于闪购相对高的客单价、以及商家在即时零售场域的广告意愿提升,收入增速或将高于单量增长。
京东外卖启动百亿补贴,骑手称饿了么订单减少
4月15日午间,京东黑板报发文《京东不打口水仗,但会坚持说实话》,疑似回应美团闪购嘲讽。
京东提到,公司已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已经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全部接入了秒送,强调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
由于秒送业务发展迅速,京东宣布本季度将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全额足额全部缴纳五险一金且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上述推文还指出,4月15日京东品质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因为都是品质堂食餐厅的外卖,GMV比‘幽灵外卖’1000万单还大”。
与此同时,一段京东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2024年内部讲话的线上会议视频流出。
“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刘强东指出,京东外卖要按照三毛五的理论,来约束自己的赚钱能力、赚钱欲望。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外卖业务净利润也未超过5%。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外卖业务板块的净利润率约为3%,2023年则为1.1%。净利润提升原因主要源于单均配送成本下降等UE模型改善。
摩根大通(JP Morgan)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Global Online Takeaway (2024)》)显示,2024年全球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算术平均值为2.2%。
京东与美团此番针锋相对的背后,京东外卖对美团的威胁到底有多大?
一家大型餐饮连锁负责人向表示,京东外卖目前实际上处在初级阶段,要进入成熟的外卖行业需要花费大量资源,未来能做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公司的决心和内部的决策方向。
据悉,4月11日,京东外卖启动百亿补贴项目,为期一年,面向全体用户发放补贴,覆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
对比发现,当前京东外卖优惠力度较大。以金牌淮南牛肉汤为例,商品原价21元,京东外卖打包费2元,免运费且有10元的优惠券,消费者到手价11元,配送时间约为30分钟;美团则打包费3元,免配送费,到手价24元。
奶茶咖啡品类中,京东外卖推出满6减5、免运费等优惠举措,库迪咖啡的生椰拿铁第一件4.9元,加上1元的打包费,消费者到手价5.9元;同店同款商品,美团用券后售价4.99元,打包费1元,配送费3.5元,消费者到手价9.49元。
4月16日,京东外卖对外称,因百亿补贴活动过于火爆,流量达到平时的4倍,系统出现了短暂异常,为表歉意,将额外发放10万张“满15减10”百亿补贴优惠券。
在晚餐时段实测京东外卖,却发现送单骑手是饿了么员工。
该骑手坦言,在晚七点用餐高峰期,饿了么没什么订单,来兼职送京东的单子。
他向透露道,“京东上线百亿补贴后,饿了么订单量下滑。而美团订单本身量大,受影响不大。”
“短期看,美团凭借规模与效率仍占主导,但京东的差异化策略正在撕开市场缺口。”大兴区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付涛认为,长期胜负取决于谁能将“快、准、稳、密”的配送能力与用户信任深度绑定,构建可持续的生态闭环。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竞争已推动行业向品质化、规范化升级,消费者、商家与骑手均可能从中受益。
传统网购或成为时代残影?即时零售赢家未定
在外卖领域,美团的行业地位依然稳固。
闫寒认为,美团在外卖业务已经深耕了十年,预计五年内京东外卖不会超越美团。五年之内,京东如果能占20%的市场,已经是非常棒的成绩。
美团凭借其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已经在这一领域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商家网点密度越大,骑手的密度会越大,最后顾客的密度才会越大,整个的成本率就会越低。
相比之下,京东外卖作为新入局者,需要从零开始构建类似的网络效应。在初期,京东的运营成本必然高于美团,效率也相对较低,这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京东作为一个从零开始的外卖平台,需要同时招募商家和吸引顾客。美团和饿了么当年也是从零开始,但当时的市场环境不同,用户对外卖平台的体验没有太多对比。
美团通过不断优化用户体验,逐步赢得了市场。而京东现在面临的局面是,用户已经习惯了美团的优质服务,京东需要在短时间内提供更好的体验,否则用户可能会因为体验落差而流失。
目前美团、京东、阿里都在密集布局即时零售业务。
即时零售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
罗永浩也不禁感慨道,传统网购或成为时代残影。
“京东曾一度在即时电商领域占据优势,但美团凭借外卖业务积累的配送网络,迅速将服务从餐饮品类拓展至万物。外卖的边界不断延伸,逐渐向即时电商转型,双方业务也逐渐重叠。”闫寒指出。
闫寒提到,在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期,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曾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设计初衷是服务于大件商品,其仓储与配送流程复杂且效率受限。而美团的前置仓,在路线规划和仓储管理上更适合小件商品的高效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