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马股份公布了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76.61亿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17.46%。然而,尽管营收有所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出现了38.57%的下滑,为3.4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季度,公司的扣非净利润达到了7704.5万元,实现了115.17%的同比增长,显示出盈利状况的显著改善。
万马股份在工业机器人线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线缆产品不仅已成熟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成功拓展至新兴的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具身智能领域。这些线缆属于智能装备线缆范畴,是万马股份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据年报透露,目前工业智能装备线缆的高端市场主要由欧美和日本厂商占据,国内市场上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80%。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万马股份自2016年起便成立了专门的“工业智能装备线缆事业部”,致力于机器人电缆等特种智能装备线缆的研发和进口替代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成功通过美的库卡、先导智能、汇川技术等知名企业的体系审核,并逐步实现了批量交付。
在人形机器人线缆方面,万马股份的研发成果尤为显著。公司研发的复合运动线缆已成功供货给头部企业,应用领域覆盖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线缆订单收入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但公司对未来市场充满期待。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万马股份现阶段的机器人线缆业务营收贡献有限,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未来市场的广阔前景备受市场关注。中金公司等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将以年均超过2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而全球范围内,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除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人形机器人对线缆行业的影响还体现在单机线缆用量的显著提升上。以特斯拉为例,其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宣布,量产版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搭载多达28条线缆,远超传统工业机器人的9至12条。人形机器人线缆的平均售价也远高于工业机器人,达到后者的6.4倍。据此预测,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量产50万台Optimus,这将催生一个年增量市场价值达90亿元的新市场。
万马股份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运动机器人电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性能优势,是装备线缆板块中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重要支柱产品之一。公司在机器人线缆领域具备技术和客户的先发优势,已通过国际认证机构莱茵TÜV的3000万次耐久性测试,成功实现工业机器人高端线缆的国产化替代。
得益于在机器人线缆领域的技术优势,万马股份已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实现高端机器人电缆的进口替代。其中,美的作为万马股份的长期合作伙伴,在推进人形机器人项目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3月18日,美的首次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样机,该机器人能够执行多种复杂动作,包括握手、递水、比心、跳舞等。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的人形机器人目前还未进入量产阶段,但基于双方长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合作关系,万马股份有望成为其未来量产阶段的合作伙伴,共同分享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巨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