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论坛聚焦科技前沿,张朝阳:科学世界比AI更广阔

   发布时间:2025-05-18 13:32 作者:赵云飞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日”的庆祝氛围中,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汇聚了众多院士、科学家及产业精英,共同探索科技前沿,激发智慧火花。

搜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同时也是一位物理学博士,在论坛下午的致辞中指出,近年来,AI领域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的多样化应用不断涌现。然而,科技进步既带来了惊喜,也伴随着挑战。他特别提到,AI简化了信息获取过程,但信息的真实性却往往被忽视,人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探索》的演讲,指出2025年AI发展的两大特点:多模态和与GDP密切相关行业的广泛应用。他详细阐述了AI大模型的生命周期,从数据获取到预处理、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强调了大型科技公司在前三个环节中的关键作用。

在教育领域,面对智能时代的挑战,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分享了高等教育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变革趋势和机遇。他强调,大学必须跳出传统学科框架,直接与社会对话,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艺术与AI的交叉领域,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提出,AI时代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积极拥抱AI技术。

在“问道智能”圆桌论坛上,张朝阳、张亚勤、傅盛等嘉宾围绕AI的认知争议与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AI并非人类的替代者,而是人类认知与能力的延伸。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前景,嘉宾们认为其商业化落地面临技术挑战和市场竞争,但长期潜力巨大。

论坛还涉及了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分享了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的物理探索之旅,强调了发展先进科学装置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性。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张伟介绍了在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发现天然少层石墨烯的过程,为月球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裴端卿则探讨了细胞命运调控在生命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在线上环节,国内外科学界和产业界嘉宾也分享了最新的科技趋势,涵盖了太阳爆发、火星探索、返老还童、气候变化等科学话题,以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R、AI多模态应用等技术革命的产业化浪潮。

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已步入第七个年头,从聚焦5G和人工智能,到放眼全球科技突破与基础科学前沿,持续拓展视野,深化思考,已成为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见证了科技时代的每一次重大跃迁。张朝阳表示,搜狐科技论坛不仅关注AI,更是面向整个科学世界,提供了一个持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