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一项环保科技的新突破,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简称“源天生物”)成功完成了近亿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洋海棠基金、尚势资本、道彤投资、利安隆及仁爱集团等投资机构共同注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线至千吨级规模、提升产品技术以及进一步拓展市场。
源天生物自2022年10月在天津成立以来,便依托天津大学的全产业链生物制造平台及吨级中试孵化基地,专注于废弃PET材料的酶法再生技术研发。通过该技术,源天生物实现了再生rPTA的酶法生产以及Rb-PET的产业化应用。
据悉,源天生物已与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及国内上市公司完成了产品验证,客户覆盖纺织服装、家居家纺、食品饮料包装、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已开始产品销售,并成功签订了千吨级订单。
在全球塑料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PET作为最常见的塑料品种之一,其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PET回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但两者均存在局限性。物理回收技术虽成熟,但原料受限且回收后性能下降;化学回收则能耗高、流程复杂。相比之下,源天生物采用的生物酶法回收技术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源天生物创始人尤生萍博士介绍,该技术利用水解酶对PET进行降解回收,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原材料适配性强,可处理各类含PET材料,实现全品类回收;二是降解产物纯净,通过生物催化深度降解生成rPTA和rMEG;三是最终产品Rb-PET品质高,可广泛应用于纤维级、食品级、膜级等终端产品。
尤生萍进一步指出,生物酶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生产流程全水体系,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因此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全方位竞争力。然而,从实验室技术到万吨级量产,源天生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要挑战是酶的瓶颈问题,天然酶活性低、结构不稳定。对此,源天生物成功开发出高性能的PET酶突变体,不仅实现了单酶水解,降低了酶制剂成本,还通过AI技术提升了酶活性1920倍。
其次,工艺放大也是一大难题。源天生物目前拥有国际首台套的300吨rPTA产线,并已运行半年多,同时正在建设5000吨的产线。尤生萍强调,大宗材料对成本极为敏感,工艺包必须精益求精。为此,源天生物自研了系统性工艺包,以确保每吨成本降至最低。
成本问题是从技术到工艺转化过程中频繁提及的关键词,也是生物降解规模化应用的第三大挑战。源天生物通过规模化效应以及产业链和技术迭代来降低成本。一方面,公司建设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规模化生产线以降低单位成本;另一方面,推动上游废料收集企业的标准化合作,并迭代提升酶的催化效率。
在市场需求方面,全球再生PET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贝哲斯咨询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再生PET市场规模将达到105.10亿美元,2029年则有望达到138.17亿美元。欧美市场通过政策和消费者需求推动了绿色材料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头部品牌也基于ESG理念积极拥抱更优的再生材料。源天生物的产品性能对标原生材料,且具备成本竞争力和环保安全认证,因此受到了国内外顶尖品牌的青睐。
除了产品合作外,源天生物还与合作伙伴开展闭环回收合作,实现了Textile to Textile的循环。2024年5月,源天生物成功制成国际首例酶法再生T恤、运动鞋、PET瓶片及PET膜,对推进废旧纤维等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生物降解技术路线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源天生物正走在前列。面对未来百万吨级的生产规模目标,公司仍在中试阶段,下一步的核心任务是建设5000吨产线,并落地更多头部客户订单,冲刺亿元级别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