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食折扣领域,一家新兴巨头正蓄势待发,准备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鸣鸣很忙)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背后是两个85后创业者的合并传奇。
晏周,来自湖南长沙,早年从事房地产营销策划。2017年,他瞄准了下沉市场对零食的巨大需求,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零食很忙”。而赵定,一个来自安徽芜湖的创业者,自高中辍学后便进入炒货行业,于2019年在江西宜春推出了“赵一鸣零食”。这两个品牌,在资本的助力下,迅速成长为量贩零食行业的佼佼者。
2023年底,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宣布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门店数量超过6500家,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合并后仅一个月,鸣鸣很忙就完成了10.5亿元的融资,估值达到105.42亿,跻身独角兽行列。此次融资由零食行业“老大哥”好想你和盐津铺子联手投入,分别换取了6.64%和3.3175%的股权。
鸣鸣很忙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公司主打薄利多销,通过低价、多品类、高频上新的策略,迅速在下沉市场站稳脚跟。其产品包括烘焙食品、饼干、坚果、休闲膨化食品、速食、熟食、糖果、巧克力和饮料等,SKU超过3380个,每家门店至少保持1800个SKU。同时,鸣鸣很忙与厂商合作定制产品,降低了尝新门槛,每月平均上新数百款产品。
鸣鸣很忙的供应链优化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公司采用厂商直供的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质价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鸣鸣很忙的平均价格比线下超市渠道的同类产品便宜约25%。这一优势使得鸣鸣很忙在一众零食连锁店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鸣鸣很忙的业绩也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4394家门店,其中约58%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了中国66%的县城。2022年至2024年,公司GMV总额分别为64.47亿元、153.25亿元和555.31亿元,收入从42.857亿元增长至393.43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03.0%。同时,公司净利润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0.8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12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34.6%。
鸣鸣很忙的门店网络主要通过加盟模式经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7241家加盟商合作,在中国28个省经营14379家加盟店。然而,其收入并非主要来自加盟费,而是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及加盟服务费。2024年,公司99.5%的收入来自商品销售,加盟费及服务费收入占比不足0.5%。
此次IPO,鸣鸣很忙计划将募资主要用于门店拓展和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以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并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随着资本市场的助力,鸣鸣很忙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迅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