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维修火爆,技师短缺月薪上万为何仍难招?

   发布时间:2025-04-17 13:34 作者:江紫萱

随着2024年悄然落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数据出炉,令人瞩目。据统计,截至该年底,新能源汽车总数已达到3140万辆,在全国汽车总量中占比8.90%。其中,仅2024年度新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就高达1125万辆,占据了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382万辆,增幅高达51.49%。

然而,在这份光鲜的增长数据背后,却隐藏着另一组令人深思的数字。相较于新能源汽车数量的井喷式增长,国内能够承接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的企业和维修技师数量却严重不足,企业数量不足2万家,技师人数更是不到10万。

在杭州,一家维修公司的老板吴哥对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坦言,面对新能源汽车,传统汽修技师确实存在一定的技术困惑。相比已经发展成熟的燃油车,其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已经公开并被深入研究,维修起来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新能源汽车则不同,由于核心技术尚未公开,私人维修公司缺乏特定的检测仪器来获取故障代码和数据,面对以电子化和智能化为主的软硬件故障,技师们往往难以通过经验和肉眼做出准确的诊断或提出维修方案。

吴哥进一步表示,目前来他们店里维修新能源汽车的,大多是网约车司机或是因为事故需要维修的车辆,而涉及到新能源“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故障则相对较少。一旦“三电”系统出现问题,往往直接更换,而不是进行维修。对于这类业务,他们也只能建议车主前往4S店处理。

《2025年汽服店用工现状》报告也揭示了当前汽修行业面临的困境。报告指出,80%的汽修店员工主力为80后和90后,这些技师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不仅电路基础知识薄弱,实战经验也严重不足。同时,由于设备匮乏和担心影响客户口碑,许多门店老板拒绝承接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维修业务。

那么,为何新能源维修技师的数量如此稀少呢?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新能源车型的电子器件占比远超机械器件,故障方向以电子类、通信类为主,这不仅增加了维修的难度,还涉及高压安全等问题,使得技师们“油改电”的转型变得尤为艰难。其次,新能源品牌众多,不同的产品和产线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各异,在核心技术未公开的情况下,技师们往往不敢盲目拆解维修。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持续走高,但相关人才的培养却未能跟上,导致人才缺口巨大。

面对这一困境,各企业和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新能源维修技师的招聘面临巨大挑战,转型培训周期长且技术难度大。因此,大部分新能源维修工作都集中在4S店和老牌维修厂。为了弥补人手不足,这些企业不得不与技术学校合作,通过定期输送实习生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与此同时,相关职业院校也在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以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一位技师学院的汽车工程系主任表示,他们正在加快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他们还与车企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经验。

为了尽快扭转新能源维修人才不足的局面,相关行业协会也在积极行动。他们通过开设培训课程和提供技术、经验支持等方式,帮助现有技师转型为新能源维修技师。同时,新能源车企也在逐步下放维修授权,拓展自身的服务渠道。这不仅能让新能源车型的维修服务更加便捷,还能为企业完善售后服务网络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尽管各方都在努力,但新能源维修人才的短缺问题仍然严峻。一位新能源车企的用户服务总监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走高,传统汽修店也应该尽早布局相关业务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便利。

在这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变革中,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技师能够加入到新能源维修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各方能够携手合作,共同解决新能源维修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