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3nm芯片玄戒O1:高端制程下的国产半导体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05-21 20:20 作者:证券时报e公司

近期,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其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预告”引发了广泛关注,焦点集中在小米自主研发的手机系统级芯片(SoC)——玄戒O1。这一消息不仅在国内科技界掀起了波澜,甚至吸引了全球半导体巨头高通CEO的公开回应。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小米集团在港股和A股的相关产业链股票近期出现了显著波动。

据半导体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小米此次能够量产3纳米级别的芯片,从制造工艺层面来看,已经达到了高端芯片的标准。小米在推进芯片研发的过程中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策略。从长远视角来看,小米在IC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有望推动国产半导体技术的整体进步。

5月15日,雷军通过微博首次透露了小米自主研发的SoC芯片“玄戒O1”,并宣布将于5月下旬正式发布。5月19日,雷军发布长文,详细回顾了小米芯片的研发历程,并指出玄戒O1采用了第二代3纳米工艺制程。小米因此成为全球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3纳米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

5月20日,雷军再次通过微博宣布,小米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并将很快发布搭载该芯片的旗舰手机和平台。

雷军强调,没有坚定的决心、巨大的勇气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玄戒O1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果。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项目的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35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还将超过60亿元。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小米都名列前茅。

根据公开数据,小米在芯片研发方面的投入确实位居前列。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去年研发人员最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是韦尔股份,合计2387人;而研发投入最高的则是海光信息,约为34亿元。小米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均超越了行业平均水平。

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指出,小米将成为继华为之后,中国第二家能够量产并商用自研旗舰SoC芯片的手机制造商。根据Geekbench的跑分数据,玄戒O1的单核得分达到2709,多核得分8125,性能接近高通骁龙8 Gen 3的顶级水平。

对于小米自研SoC芯片,高通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表示,小米的自研芯片不会对高通的业务造成影响,高通仍然是小米的芯片战略供应商,并将继续为小米旗舰机提供骁龙芯片。

高通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与小米庆祝合作15周年,并签署了一份多年期协议。根据协议,小米的高端智能手机将继续搭载高通的骁龙8系列处理器,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成为首批采用下一代骁龙8系列处理器的高端智能手机厂商之一。未来,两家公司还将共同推动AI边缘设备的进步。

尽管小米在自研SoC芯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基带芯片领域仍面临挑战。芯谋研究产业服务部研究总监严波指出,小米能够自研出可大规模量产的3纳米芯片,从制程角度来看已属于高端水平;然而,基带芯片的研发难度较大,中国大陆厂商在该领域起步较晚,面临众多专利壁垒。

严波还表示,考虑到综合成本,小米在初期不会全面参与芯片自研的各个环节,同时做SoC与基带芯片也很难成功。因此,预计未来小米芯片中的基带芯片外挂状态将长期存在,分步推进自研芯片是更为稳妥的策略。

半导体行业专家莫大康认为,小米敢于研发3纳米手机芯片是一大进步,但需要明确的是,该芯片基于ARM公版设计并由台积电代工。

尽管小米在自研芯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这一举动是否会触发美国的先进芯片管制规定仍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玄戒使用了先进工艺,但考虑到其最终应用于消费终端而非AI训练,因此不会触发美国的管制措施。

玄戒O1的晶体管数量为190亿,未达到美国规定的300亿限制阈值;同时,小米也未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因此,台积电为玄戒O1代工应该符合现行政策要求。

小米自研芯片不仅有助于提升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竞争力,还有望与小米汽车形成联动效应,进一步巩固小米的生态闭环。回顾小米的芯片研发历程,从201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并启动澎湃项目,到2017年发布首款自研28纳米手机芯片澎湃S1,再到如今推出3纳米制程的玄戒O1,小米在芯片研发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通过自研芯片,小米能够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链体系,并基于澎湃OS操作系统实现跨终端的深度协同。小米自研芯片还有助于强化其科技创新领导力,在半导体领域树立品牌形象。

Canalys分析指出,小米持续投入芯片研发有助于构建软硬一体的完整生态闭环,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