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赛事在北京亦庄拉开帷幕——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大赛正式开跑。赛事现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接受了蓝鲸科技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对于本次比赛及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见解。
刘力副主任表示,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大赛不仅是对机器人技术的一次大考,更是对整个机器人产业的有力推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样的赛事对于经济的激励作用尤为显著,为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谈及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刘力指出,解决机器人的研产用问题将是关键所在。在研发层面,需要围绕具身智能技术实现突破,借助大算力和高质量数据集,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而在生产环节,则需要从生产生活中挖掘新的需求点,迅速打造出样机,并利用我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批量生产。
在应用方面,刘力强调,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将更加注重以需求引领和带动产业发展。未来,将致力于创造更多真实世界的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走进工厂、学校、家庭等各个领域,以实际需求带动创新研发和制造,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当天,共有20支来自全国各地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形机器人赛队参与了比赛。这些机器人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其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其高达180厘米的身材和55公斤的体重成为赛场上的焦点,其最高配速达到了12公里/小时。而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小巨人”则以其娇小的身材吸引了众多目光,身高仅75厘米的它成为了最矮的参赛机器人。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的优异成绩率先冲线夺冠,展现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卓越实力。这场赛事不仅展示了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水平,更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