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疯抢台积电美国产能,台积电或涨价30%,芯片成本飙升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4-18 14:34 作者:唐云泽

台积电在美国的芯片工厂自去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以来,一直备受业界关注。该工厂的首位客户便是苹果公司,双方携手在美国本土生产5纳米和4纳米的先进芯片。

初期,台积电在美国的产能相对有限,其第一家工厂的月产能仅为2万至3万片。然而,台积电的客户群体庞大,其中美国客户所贡献的营收占比高达75%。诸如苹果、高通、英伟达、AMD和博通等科技巨头,均是台积电的重要合作伙伴。

随着台积电美国工厂的逐步稳定运营,众多客户纷纷表达了将部分产能转移至美国本土的意愿。特别是近期,由于特朗普时期的税收政策影响,这些厂商更加倾向于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以此减少税收负担。毕竟,从海外运回美国的芯片均需加税。

据报道,苹果、AMD、英伟达、博通和高通等美国科技大厂,正积极扩大在台积电美国工厂的芯片订单。这一趋势导致台积电的产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甚至有消息称,台积电可能会因此上调价格30%。

面对产能不足的问题,台积电决定提前一年量产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第二家晶圆厂,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更早时间投入生产。这一举措或许与台积电此前宣布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建设芯片厂的计划密切相关。毕竟,台积电在美国的客户群体庞大,他们出于各种原因,对美国本土制造芯片的意愿愈发强烈。

然而,尽管美国客户对本土制造芯片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成本。在美国制造的芯片成本相较于其他地区高出20%至30%,这一成本最终将由客户承担。若台积电再提价30%,则美国制造的芯片成本可能较其他地区高出50%。这无疑对芯片的竞争力构成了挑战。

因此,尽管台积电在美国的扩产计划如火如荼,但预计这些新增产能主要将满足美国本土市场的需求。对于美国市场之外的需求,尤其是中国市场,美国芯片厂或许不敢轻易在美国制造。因为中国针对美国芯片制造设有原产地认定规则,美国制造的芯片若想进入中国,将面临高额税收。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