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尤其是深夜时分,一种新的消费景象正悄然兴起。凌晨时分的杭州,茶百道的门店灯火通明,外卖骑手络绎不绝;而在深圳的科技园区,罗森便利店的货架被深夜加班的人们一扫而空。这些场景,正是中国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随着95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夜间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据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的消费活动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行业的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50.25万亿元,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攀升。
在这场时间争夺战中,新茶饮、便利店、商超乃至火锅品牌纷纷按下加速键,全时段经营已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从蜜雪冰城、茶百道的24小时奶茶店,到罗森、美宜佳的深夜便利店,再到巴奴、小龙坎的“火锅夜场”,全天候服务正在从尝试性探索转变为行业标配。
新茶饮行业的“不眠之战”尤为引人注目。近期,蜜雪冰城宣布在全国300余家门店试点24小时营业,这一举措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们戏称:“没有隔夜柠檬,只有熬夜柠檬。”实际上,新茶饮品牌们早已在价格、门店、出海、IP联名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如今,它们又开始在时间上展开较量。茶百道、古茗、茉莉奶白、喜茶、霸王茶姬等多个品牌也纷纷开设了24小时门店。
饿了么发布的《24小时奶茶消费报告》显示,全国24小时营业的奶茶门店大多集中在南方城市,其中深圳、上海、成都、东莞、广州等地的通宵营业茶饮门店数量位居前列。广东三座城市上榜前五,南方地区贡献了全国90%的24小时茶饮门店。在经济发达、夜生活丰富的南方,聚集了大量的年轻消费群体和常态化加班的“打工人”,夜间消费需求旺盛。
对于加班的“打工人”来说,一杯奶茶不仅是解馋的选择,更是熬夜加班的精神支柱。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从下午4点到次日凌晨5点,在写字楼或园区等工作场所下单茶饮的订单比例超过30%,其中晚餐时段占比20.5%,夜间时段占比9.8%。24小时茶饮店的出现,让加班到深夜的人们也能随时喝到新鲜现做的奶茶。
新茶饮品牌转向24小时营业,本质上是在红海市场中寻求突围。随着新式茶饮行业从初期的快速扩张阶段过渡到存量竞争阶段,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内卷加剧。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3547.2亿元,同比增长6.4%,但市场空间已趋于饱和。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茶饮品牌纷纷尝试24小时营业,以覆盖更多消费群体,增加营收,抢占市场份额。
便利店作为24小时业态的先行者,至今仍是深夜消费的核心场景。根据饿了么数据,截至2024年7月,其平台上每三家便利店中就有一家提供24小时服务,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数量同比增长52%。深圳、广州等地的24小时便利店在夜间时段的销售额占比可达全日的30%-40%,成为利润增长点。
即时零售的兴起,为夜间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饿了么和美团等平台通过细分不同时间段,联合多个品牌与商户,满足用户全天候的消费需求。数据显示,夜间便利店订单占比高达35%,膨化食品、酒水饮料、速食等品类夜间人气最高。即时零售平台通过全天候骑手运力池和智能调度系统,将门店的服务范围扩展至更远的距离,实现了真正的全天候购物体验。
即时零售不仅解决了24小时经营的流量焦虑,更通过即时满足消费者的临时性、应急性需求,培养了用户对“随时可得”的心智依赖。这种依赖一旦形成,夜间流量便从波动转向稳定增长,成为品牌对抗日间竞争红海的“第二曲线”。